分泌蛋白

搜索文档
Cell:癌症免疫大数据引擎,系统性发现基于分泌蛋白的癌症新疗法,一作已回国加入香港大学
生物世界· 2025-07-30 08:30
分泌蛋白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 分泌蛋白(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在细胞间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但现有抗癌疗法(如工程改造IL-2)患者客观反应率低,抗细胞因子疗法临床获益有限[2] - 人类基因组中1903个编码分泌蛋白的基因中61%尚未发现与癌症相关的功能,研究长期集中于约100种已知细胞因子(如IL-2、VEGF)[2] - 研究方法局限性导致分泌蛋白库探索不足,缺乏系统性功能认知[2][7] CIDE平台的开发与功能 - 研究团队开发癌症免疫大数据平台CIDE,整合90个组学数据集,涵盖8575个肿瘤样本的免疫治疗结果,涉及17种实体瘤类型[8][12] - CIDE突破传统遗传学技术瓶颈,能系统性识别免疫治疗相关基因,并公开数据库(https://cide.ccr.cancer.gov)供研究使用[14] - 平台筛选出AOAH、CR1L、COLQ和ADAMTS7等新型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调控因子,并在小鼠模型中验证其作用[9][15] AOAH的双重作用机制 - AOAH通过增强T细胞受体(TCR)对弱抗原的敏感性,提升抗肿瘤T细胞应答[10][15] - 通过清除抑制性脂质(如花生四烯酰磷脂酰胆碱及其氧化衍生物),解除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10][15] -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证实其增强免疫疗法效果的普适性[18] 研究的转化医学价值 - 针对传统细胞因子疗法(如IL-2)响应率低的问题,CIDE筛选的分泌蛋白为新疗法提供精准靶标[17] - AOAH等分子的广谱性提示其作为免疫增强剂的潜力,可扩展至多瘤种治疗[18] - 未来方向包括挖掘61%未研究分泌蛋白基因、开发脂质代谢通路靶向药物、推动临床转化验证[20] 研究范式创新 - 通过5957名癌症患者的8575组多组学数据,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癌症治疗范式转变[12][21] - 系统性揭示分泌蛋白在免疫治疗中的多维调控网络,为实体瘤治疗开辟新路径[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