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培养

搜索文档
青岛大学实践“三维四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56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 构建"基础学科+专业特色+卓越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设立10个基础学科创新班 9个专业特色创新班 9个卓越人才创新班 [2] - 建设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 - 实施"高考成绩—学科特长—个人素养"综合评价机制 近200位国家级省级人才担任本科生导师 [2] 课程与教学改革 - 建成104门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 开发72门跨学科课程 其中35%采用项目式教学 [2] - 重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实践"体系 优化创新性实践课程设置 [2] - 将3310门研究生课程纳入本科生选课 考取本校研究生可免修已修课程 [4] 校企与学科协同 - 校企共建8个省级行业特色学院 16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 3个订单式培养班 [3] - 开发50余门校企课程 依托333个校外实践基地实施项目化教学 [3] - 开设5个复合型专业 18个交叉专业方向 15个前沿微专业 [3] 科研与教学融合 - 开放7个国家级平台 4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年均开设621个本科创新实验 [5] -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获国家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5] - 近五年建成60门专创融合课程 42个双创实践基地 立项6262项大创项目 [5] 学科专业建设 - 近五年完成42个专业优化调整 26个专业通过认证或入校考查 [6] - 培育39个国家级 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6] - 依托7个学科集群打造8个省级专业群 [6] 学生培养成果 - 近五年本科生发表论文2300篇 其中第一作者高水平论文369篇 [4] - 2019年以来获国家级竞赛奖励2091项 [4] - 75%毕业设计选题由科研项目和大创项目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