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列车空气动力学
icon
搜索文档
为中国高速列车发展护航
中国青年报· 2025-06-02 09:30
高铁技术发展 -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在高速列车流线型外形及碰撞吸能结构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团队组建国内首个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团队并承接我国首个列车空气动力学外形设计任务 [1] - 团队手绘中国首台准高速机车的三维轮廓并自主建成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动模试验系统 [2] 技术创新与成果 - 团队创建我国铁路空气动力学理论、方法及技术体系完成各类型高速列车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2] - CR400复兴号气动阻力相比既有车型降低10%以上支撑高速列车350km/h不减速穿越长大隧道 [2] - 团队自主研建国际首套实际运营轨道车辆撞击/测力试验系统填补国内空白整车吸能指标显著优于国外 [5] 极端环境下的安全保障 - 团队攻克复杂极端环境下的列车行车安全保障难题包括大风、高原、高寒等恶劣条件 [3] - 新疆铁路最大瞬时风速达64米/秒局部路段8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160天以上团队创建大风环境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4] - 团队在兰新高铁开通前试验中遭遇15级大风仍坚持完成试验获得宝贵数据 [3] 新一代动车组发展 - 2024年年底时速400公里的新一代动车组样车发布中国速度再次提升 [4] - 团队研发的车端吸能结构在碰撞时产生稳定、有序、可控溃缩变形最大限度吸收碰撞能量 [5] - 团队解决空气动力制约高铁发展、列车碰撞安全保护以及大风行车安全综合防护三大世界性难题 [5]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助力中国高铁又快又稳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09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与碰撞安全技术 - 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建成国际首套时速500公里列车空气动力动模实验系统 可在半秒内完成0-500公里/小时加速 该系统直接决定中国高速列车流线型外形的设计参数 [1] - 团队同步研发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 通过车端吸能结构实现碰撞时有序可控溃缩变形 最大程度吸收能量保护乘员安全 相关技术在国内属首创 [1] 高铁核心技术突破 - 团队30年来攻克空气动力制约高铁发展 列车碰撞安全保护 大风行车安全防护三大世界性难题 支撑中国高铁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全球领跑的跨越 [2] - 自主研发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动模试验系统 实际运营轨道车辆撞击/瞬时测力试验系统等国际领先平台 奠定高铁核心技术研发基础 [3] 重大工程应用案例 - 团队全程参与"中原之星"至"复兴号"等车型的流线型外形与碰撞吸能结构设计优化 助力中国高铁树立国际技术标杆 [3] - 在兰新高铁百里风区开展极端气象试验 采集的防风数据使线路列车停运天数大幅减少 运能显著提升 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三大奖8项 [4][5] 科研体系与团队建设 -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由田红旗院士领衔布局空气动力学与撞击动力学研究 建立科研-经费-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成为持续创新的核心机制 [3] - 团队成员在新疆戈壁15级大风中抢救试验数据 院士与博导带头参与一线艰苦作业 体现团队传承的攻坚文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