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能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抗菌衣、阻燃布、防紫外伞...功能纤维市场爆发!中国技术如何领跑全球?
材料汇· 2025-08-12 21:45
功能纤维行业概览 - 功能纤维在保持纤维基本性能的同时具有特殊功能 包括光导纤维 相变纤维 导电纤维 离子交换纤维 陶瓷粒子纤维 生物可降解纤维 弹性纤维 香味纤维 高发射率远红外纤维 负离子纤维 抗菌除臭纤维 阻燃纤维 防辐射纤维等[2] - 功能纤维通过与新兴材料 物理 信息 生物等技术学科领域交叉融合 具有高智能 多功能 强适应性 可调控 种类全等特性 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性能 显著拉动提升传统纤维产业的发展动力[3] - 功能纤维应用领域逐步从服装 家纺等传统产业转移至国防军工 先进装备 生物医药等前沿高端技术领域 功能纤维材料正走向智能化 高附加值化 定制化和高端化[7] 中国化纤产量数据 - 2024年中国化纤产量总产能7475万吨 稳居全球第一 同比增长8.8%[4] - 涤纶长丝和氨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左右 锦纶产量同比增长6.3% 粘胶短纤产量同比增长5.8% 莱赛尔纤维产量同比增幅达27.4%[4] - 再生纤维素纤维产量515.5万吨 同比增长7.5% 其中粘胶纤维产量443.5万吨 同比增长6.4% 莱赛尔纤维产量42.8万吨 同比增长27.4%[5] - 合成纤维产量6960万吨 同比增长8.9% 其中涤纶产量6226万吨 同比增长9.2% 锦纶产量459万吨 同比增长6.3% 氨纶产量105.5万吨 同比增长9.9%[5] 抗菌纤维 - 抗菌纤维具有抗菌或杀菌功能 用于防细菌感染/传染 能将附着在衣物外层的细菌杀除 分为天然抗菌纤维和人工抗菌纤维[10] - 天然抗菌纤维包括木棉纤维 竹纤维 麻纤维 海藻纤维 壳聚糖纤维等 大多表面粗糙 具有天然中空结构 但可纺性差 不耐洗 抗菌物质容易流失[10] - 人工抗菌纤维在化纤纺丝或改性时将抗菌剂加到纤维中制成 耐洗性 抗菌性 持续性更优 抗菌剂添加方法分为混入型和后处理型[10][11] - 2022年全球抗菌纺织品市场127.8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153.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75% 亚洲国家公共卫生意识提高 人口数量巨大 使抗菌纺织品需求快速发展[12] - 抗菌纺织品生产企业包括尤尼吉可贸易有限公司 日本 Birlacril 泰国 金达纳米科技 厦门 有限公司 中国 Surgicotfab Textiles Pvt Ltd 印度 和Sanitized AG 瑞士 等[12] 阻燃纤维 - 阻燃纤维在火焰中仅阴燃 离开火焰后能自行熄灭 分为本征阻燃纤维与改性阻燃纤维[14] - 本征阻燃纤维不需要添加阻燃剂即可实现阻燃功能 包括无机纤维 玄武岩纤维 硼纤维 玻璃纤维 陶瓷纤维和石英纤维等 和有机高性能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聚四氟乙烯纤维 芳砜纶和芳纶等 [14] - 改性阻燃纤维将本身易燃性纤维与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或化学改性制备 如阻燃涤纶 阻燃锦纶 阻燃维纶及阻燃纤维素纤维等 阻燃加工后LOI值显著提升[14] - 2022年全球阻燃纤维收入26.67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35.37亿美元 2023-2029年增长率4.1%[16] - 国际市场阻燃纤维供应集中 包括DuPont 美国 Miliken 美国 Toray 日本 东洋纺 日本 Tencate 荷兰 等 DuPont市场份额超过35% 全球前五厂商份额占比接近70% 国内以中小企业为主 领先生产商有护神特种织物 豫龙纺织 新科防护等企业[16] 防紫外线纤维 - 防紫外线纤维在纤维表面除层 接枝或在纤维中掺入防紫外线或紫外线高吸收性物质 实现强烈吸收或反射紫外线 紫外线遮挡率可达95%以上[18] - 2024年中国防紫外线纤维行业市场规模58亿元 预计2030年增长至135亿元以上 复合年增长率12.8%[18] - 防紫外线纤维主要生产企业有Unifi 美国 Radici Group 意大利 Asia Pacific Fibers 印度尼西亚 TWD Fibers 德国 Kuraray 日本 Freudenberg Performance Materials 德国 等 日本化纤企业进行了多项研究并大批量生产[19] - 中国生产企业主要有天津石油化工研究所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新维纺织开发有限公司等[19] 导电纤维 - 导电纤维在聚合物中混入导电介质所纺制成 体积电阻小于10Ω·cm 能将产生的静电快速泄漏或分散 防止静电在纤维局部蓄积 同时具有电晕放电能力[21] - 导电纤维按导电成分划分主要有炭黑系纤维 金属纤维 导电高分子型纤维和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21] - 导电纤维用于抗静电纺织品 智能纺织品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和军队特需纺织品等领域[23] - 主要生产企业有TEIJIN 日本 Toray 日本 Kuraray 日本 ICI 英国 Mitsubishi Rayon 日本 KB Seiren 日本 BASF 德国 等 国内有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伟益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惠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海宁泰尔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3] 变色纤维 - 变色纤维在受到热 光 电流 辐射和应力等外界条件刺激后自动改变颜色 分为光致变色纤维 热致变色纤维 电致变色纤维和结构色纤维[25] - 热致变色纤维在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英国伦敦时装秀展出的变色面料和日本TAMSA集团开发的游泳衣面料[25] - 变色纤维用于防伪标签 军事安全 如检测食物或环境是否安全[26] - 制备变色纤维的企业主要有SMP Technologies 日本 Tokuyama 日本 Vivimed Labs 印度 Miliken Chemical 美国 Mitsui Chemicals 日本 ESSILOR 法国 天津孚信阳光科技 中国 和广州盛色科技 中国 等[26] 负离子纤维 - 负离子纤维能够释放负离子 具有改善空气质量 净化环境氛围的功能 负氧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8][29] - 负离子纤维采用共混方式制备 将电气石粉末通过物理共混分散到纤维表面 运用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及负离子转换器技术 实现人工生成小粒径负离子[29] - 市面上的负离子纤维主要有涤纶负离子纤维 粘胶负离子纤维 腈纶负离子纤维和丙纶负离子纤维等 在高档汽车中成为首选内饰材料[29] - 2022年中国负离子纤维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4% 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达180亿元[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