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务实制度主义(pragmatic institutionalism)
icon
搜索文档
Jack Clark: 美国AI 政策的隐形推手,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虎嗅· 2025-07-06 08:12
Jack Clark的背景与影响力 - Jack Clark是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曾担任OpenAI政策负责人,现为美国AI政策领域的关键人物[1][3] - 拥有文学与新闻背景,擅长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政策语言,曾在彭博社担任"全世界唯一的神经网络记者"[6][7][8] - 创办Import AI周刊拥有2.5万名行业专家读者,通过技术解读建立行业影响力[14] AI行业战略观点 - 提出"推理模型大范围扩散"概念,将DeepSeek R1视为重要里程碑[1] - 认为HyperHetero异构集群是"超级智能持续自我训练"的关键基础设施[1] - 强调算力是AI竞赛核心要素,主张严格控制芯片出口以限制竞争对手发展[16][26] 政策理念与治理框架 - 提出"务实制度主义"治理哲学,主张在监管与创新间寻找平衡[23] - 设计"监管市场"机制,政府设定目标,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22][24] - 推动"评估优先原则",建立标准化AI部署前测试框架[31][32] 对华战略建议 - 第一支柱"扼住咽喉":主张扩大芯片禁运范围,建立动态管制网络[26] - 第二支柱"建造灯塔":建议加强政府技术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测试平台[29] - 第三支柱"驱动引擎":将能源战略与AI发展挂钩,强调核电等基础设施投资[30] - 第四支柱"设立靶场":推动建立标准化AI安全测试体系[31][32] - 第五支柱"巩固阵线":主张构建盟友协同机制,保持美国技术主导权[33] 行业影响与争议 - 参与创立Anthropic,公司估值达600亿美元,形成AI安全领域重要力量[13][18] - 在参议院AI洞察论坛与Sam Altman、Elon Musk等共同影响政策制定[19] - 推动的对抗性政策引发关于科技冷战风险的讨论[39][40]
Jack Clark: 美国 AI 政策的隐形推手,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海外独角兽· 2025-07-04 15:58
核心观点 - Jack Clark是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曾是OpenAI政策负责人,现为美国AI政策关键人物,对华态度强硬[3][12][13] - 他提出"技术必然与社会因素交织"的核心理念,将AI技术竞争转化为地缘政治叙事[13] - 设计了对华五大战略,核心是算力管制,旨在系统性延缓中国AI发展[29][31][32] - 推动"监管市场"概念,主张政府设定目标后由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25][26][28] 01 Intro:技术必然与社会因素互相交织 - Jack Clark在听证会上强调"民主国家制造的AI将为全人类带来更好技术",将AI竞赛包装为文明竞争[13] - 擅长用记者技巧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政治语言,使议员理解AI的地缘战略意义[12][13] 02 Jack曾是全球唯一报道神经网络的记者 - 英国文学专业背景,早期报道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等底层技术[14] - 2016年成为彭博社"唯一神经网络记者",同年加入OpenAI,完成从记者到政策制定者的转型[14][15] - 在OpenAI期间负责技术传播与政策转化,建立连接技术与决策者的能力[15][17] 03 为人温和,却在算力上敏锐且强硬 - 个人形象谦逊温和,但政策主张极具攻击性,尤其强调算力是AI竞争核心[18][20] - 用具体案例(如"GPU藏孕妇假肚子")渲染中国获取算力的威胁,强化议员危机感[20] - 创办Import AI周刊,拥有2.5万行业专家读者,维持技术影响力[20] 04 统筹多方力量为AI治理开出私人药方 - 人脉覆盖科技政界核心,参与参议院闭门论坛,担任OECD AI工作组联合主席等要职[23][25] - 提出"监管市场"机制:政府设定红线,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平衡创新与监管[26][28] - 主张"务实制度主义",反对纯政府监管或自由放任,寻求第三条道路[26] 05 为美国设计对华的五大战略 1. **算力管制**:主张降低AI Diffusion Rule触发门槛,扩大芯片禁运范围,建立动态执法网络[29][31] 2. **政府技术能力**:建议强化AI安全研究所资源,使政府具备独立拆解评估最新模型的能力[32] 3. **能源与基建**:指出中国核电优势将转化为算力优势,呼吁将能源战略纳入国家安全[33] 4. **评估优先原则**:建立标准化测试框架,要求所有模型部署前通过国家"靶场"考核[34] 5. **盟友协同**:推动与欧日韩建立AI安全联盟,但保持美国核心技术主导权[35] 06 Jack是一个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 兼具记者怀疑精神与科技创始人野心,内心存在AI伦理焦虑与政策强硬立场的矛盾[37][38] - 提出"事情会变得很奇怪 不要害怕"的口号,反映对技术不确定性的复杂态度[37][38] - 可能成为其推动的科技冷战体系的囚徒,陷入防范AI风险与激化对抗的悖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