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资金监管升级

搜索文档
最严募资新规来了,这三类公司很慌
和讯· 2025-06-16 17:28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升级 -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于6月15日正式实施,标志着监管框架从"指引"升级为"基础规则",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刚性显著提升 [1] - 新规旨在解决超募资金滥用、挪用及随意变更用途等市场乱象,传递对募资滥用"零容忍"信号 [1] - 规则合计修改条文12条,新增9条,归并1条,删除1条,在资金用途监管、安全性保障等关键领域进行重大调整 [3] 超募资金使用限制 - 明确超募资金最终用途应为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回购注销,禁止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4] - 限定用途可防止企业通过虚构项目超募后转移资金,确保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或优化资本结构 [4] - "新项目"需满足三要素:与主营业务强相关、具备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4] 闲置资金管理规范 - 对随意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划出清晰红线,包括取消原项目上新、永久补流、实施主体变更等情形 [5] - 闲置资金现金管理产品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且需满足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保障本金安全等要求 [6] - 禁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人占用募集资金,防止变相改变资金用途 [5] 重点监管对象 - 超募比例高的科技类及IPO溢价显著企业需严控资金投向 [8] - 治理薄弱、存在大股东控制及关联交易频繁的公司受到较大影响 [8] - 募投项目进度迟缓的企业将面临更严格披露及监管压力 [8] 市场影响 - 规范募资行为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盲目投资和资金浪费,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9] - 修复投资者信心,增强市场吸引力,可能促进长期资金入市 [9] - 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上升,合规要求增加可能抑制再融资意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