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行业定价权
icon
搜索文档
单支不到3000元 新氧再甩童颜针低价牌
北京商报· 2025-09-25 00:37
产品定价与市场策略 - 新氧发布新品奇迹童颜3.0,定价为2999元/支,击穿行业底价,创下童颜针史上最低价 [1][3] - 当前市场主流童颜针产品(如艾维岚、丽真然、斯弗妍)厂商控价或售价均在1.28万元至1.68万元/支以上,新氧定价显著低于市场水平 [1][3] - 公司采用持续降价的阶梯式策略,2024年4月上线1.0版本定价4999元/支,6月上线2.0版本定价5999元/支,最终将价格降至3000元以下 [3] 定价权与供应链合作 - 此次低价源于公司与上游厂商西宏生物的合作中掌握了定价权,西宏生物不干涉下游定价,产品为定制款 [1][5] - 公司于2023年7月与西宏生物达成合作,取得两款童颜针产品十年独家代理权,并于2024年7月展开定制生产 [6] - 此前因1.0和2.0版本定价远低于厂商控价,公司曾与上游供应商普丽妍、圣博玛发生摩擦,被要求下架产品 [6] 商业模式与盈利前景 - 公司采用低毛利策略,旨在将价格降至普通消费者可负担范围,以推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4][6] - 轻医美连锁业务增长迅猛,2024年一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1.4%,营收占比达33.3%;二季度美容治疗服务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426.1% [9] - 公司创始人表示,若不考虑中后台成本,门店端已实现单月盈利,但整体业务因需覆盖中台成本仍处亏损,预计距离整体盈利“不会太久” [8]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行业评论认为低价策略可挖掘新消费用户,童颜针价格走低趋势将持续,但最终影响价格走势的是产品效果和用户价值 [4] - 法律专家指出,依据《价格法》,公司享有自主定价权,其通过规模效应和低毛利策略实现降价,若成本核算合理,则定价行为具有合规性 [6][7] - 公司举措被解读为意图以低价策略打破医美行业高价“恶性循环”,推动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大众消费” [6] 公司发展与门店扩张 - 新氧青春诊所门店扩张迅速,从2023年5月至2025年9月已开业37家,计划在2024年底超过50家,远期规划为“百城千店” [9]
新氧与艾维岚“对线”内情:上下游的定价权之争
华尔街见闻· 2025-06-17 23:40
新氧线下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正加速向线下转型 2年内已在全国9个城市开设23家自营医美机构 [1] - 2025年一季度医美连锁业务营收达0 99亿元 同比增长超5倍 管理层预计Q2收入将达1 2-1 4亿元 [1] 上下游矛盾焦点 - 上游厂商圣博玛指控公司自营诊所销售的"艾维岚"童颜针存在合规性问题 包括未提供正品保证及专业注射培训 [2] - 公司回应称产品均为正品 并强调医生治疗方案选择权与厂商培训无强制关联 指责圣博玛"无端抹黑" [3] - 矛盾核心在于公司通过复配海月兰水光推出"奇迹童颜"套餐 实际定价5999元 仅为艾维岚单独售价1 8万元的1/3 扰乱厂商定价体系 [6][7] 产品合规争议 - 争议焦点1:将获批用于鼻唇沟皱纹的艾维岚拓展为水光针是否属于超适应症使用 公司回应称依据专家共识进行复配注射 [8] - 争议焦点2:340mg艾维岚复配稀释后是否存在"多人共用"风险 公司明确表示坚持一客一用原则 [8] 行业定价权博弈 - 2024年以来医美上游厂商与下游机构矛盾公开化 包括锦波生物公开指责美团、新氧价格战 反映上游定价权式微 [10] - 行业竞争加剧:PLLA/PDLLA类童颜针获批产品已超6款 消费需求放缓导致上游控价能力下降 [11] - 上游厂商担忧价格战导致行业恶性循环 认为合理利润分配才能维持生态平衡 [12] 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指出国内童颜针价格是海外3-5倍 传统产业链中上游攫取90%以上毛利 下游机构陷入"为上游打工"困境 [13] - 破价策略旨在打破上游垄断 通过性价比激活增量市场 推动行业从"渠道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13] - 公司认为低价策略可扩大消费群体 使医美从小众走向大众 形成"量+服务"的良性盈利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