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能重构

搜索文档
技术主权与产能博弈:2025年全球晶圆厂格局重构(附国内产能清单)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全球半导体产能格局 - 全球半导体月产能达3360万片(200mm当量),年增长率6.6% [2]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年增长率16%,月产能220万片;50nm以上成熟制程年增长率5%,月产能1400万片 [2][3] - 产能结构性失衡由地缘政治博弈、技术路线分化与市场需求变迁共同驱动 [2] 先进制程竞争态势 - 台积电2nm(N2)制程2025年下半年量产,月产能5万片,采用GAA结构,晶体管密度较3nm提升20%,功耗降低15% [6] - 三星3nm GAA工艺良率超80%,月产能3万片,获得特斯拉165亿美元AI芯片订单;2nm制程性能较3nm提升12%,能效提高25% [6] - 英特尔18A制程采用Power Via背面供电技术,月产能1.5万片,晶体管密度提升20%,通过封装创新缩小芯片面积40% [7] - 技术路线差异:台积电FinFET到GAA平稳过渡,三星全GAA架构,英特尔以封装创新弥补制程差距 [7] 成熟制程市场格局 - 全球8nm至45nm成熟制程月产能超1500万片,中国大陆厂商崛起重塑市场 [9] - 中芯国际28nm月产能5万片,14nm月产能3万片,良率90%,承接MCU、CIS芯片订单 [9] - 联电季度产能128万片12吋约当晶圆,22nm/28nm占比35%,产能利用率66%-69% [9] - 格罗方德12英寸年产能超120万片,聚焦14nm、12nm及22FDX工艺,区域化布局规避产能过剩风险 [10] - 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同比增长14%至449万片/月,12寸成熟制程年均增速27%,2027年全球份额预计达47% [11] 传统制程需求稳定 - 50nm以上传统制程月产能1400万片,主要分布在8英寸晶圆厂,满足汽车、工业控制需求 [13] - 世界先进年产能345万片8英寸晶圆,生产90nm-180nm驱动IC和功率器件 [13] - 美光科技月产能18K片,采用90nm-14nm工艺生产DRAM和NAND闪存 [13] 中国大陆晶圆厂产能分布 - 中芯国际月产能19.8万片,覆盖14nm-250nm制程,良率14nm达95%、28nm达92% [18] - 华虹半导体月产能15.4万片,聚焦BCD工艺、功率器件及28nm-65nm制程 [20] - 长江存储月产能12万片,生产128层QLC、232层TLC NAND,良率88% [21] - 长鑫存储月产能11万片,生产19nm LPDDR5及25nm DDR4,LPDDR5占比超60% [23] - 区域产能集群:长三角91.7万片/月(占比42.1%),环渤海49万片/月(22.6%),中西部40.4万片/月(18.6%),珠三角23.3万片/月(10.7%),东南沿海18.9万片/月(8.7%) [45] 制程技术梯队与应用 - 先进制程(14nm及以下)月产能16.7万片,占比7.2%,应用于高端SoC、AI服务器 [53] - 成熟核心制程(28nm-65nm)月产能72.6万片,占比31.5%,服务于车规MCU、CIS传感器 [53] - 成熟中低制程(90nm-180nm)月产能79.5万片,占比34.5%,用于电源管理IC、显示驱动 [53] - 存储专项制程月产能57万片,占比24.7%,覆盖NAND/DRAM生产 [53] 地缘政治与产能区域化 - 2025年全球启动18座新晶圆厂建设,北美和日本各4座,中国大陆、欧洲&中东各3座 [39] - "Local for Local"模式兴起:英特尔美国工厂满足本土AI需求,台积电日本工厂生产汽车芯片,中芯国际承接国内转单 [39] - 代工产业营收达1638.55亿美元,较疫情前翻倍增长 [39] 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 - 台积电通过"先进制程+CoWoS封装"组合锁定高端市场,3nm及以下产能90%被苹果、英伟达包圆 [40] - 三星以"3nm GAA稳量产+2nm技术期货"策略争夺新客户 [40] - 成熟制程价格战开启,40-90nm节点价格年降5-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