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企业扩张困境
搜索文档
新芯股份IPO隐现债务悬崖:利润“输血”难掩自主技术空心化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11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更新科创板IPO招股书,尽管营收从2022年的35.07亿元增至2024年的42.58亿元,但同期净利润从7.17亿元骤降至2.01亿元,2025年上半年仅712.3万元,表面增长背后存在关联交易依赖、有息债务飙升、核心技术存疑等重大隐忧 [1] 关联交易依赖 - 公司利润高度依赖关联方技术授权收入,2023年该业务确认收入2.84亿元,对应净利润2.47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3.94亿元的62.7% [3] - 招股书提示若不考虑未确定的提成费,2025年该交易对净利润贡献将降为零,2024年公司净利润已降至2.01亿元,剔除关联交易支撑后实际盈利能力更弱 [3][4] - 根据合同,公司预计2026年确认第三笔技术授权收入1.14亿元,对应净利润8550万元,但无法改变2025年利润贡献急剧下降的趋势 [5] 债务与财务风险 - 公司有息债务在过去三年内飙升,从2022年的7.20亿元增至2024年的98.38亿元,同比增幅达323.4% [7] - 2024年债务总额98.38亿元,但同期净利润仅2.01亿元,利息覆盖能力显著不足 [8] - 总资产周转率从2022年的0.34降至2024年的0.21,单位固定资产收入产值从0.67降至0.39,资产运营效率持续恶化 [8] - 2023年流动比率一度降至0.84,偿债压力凸显,尽管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91 [10][11] 核心技术悬空 - 公司核心技术产生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极高,从2022年的95.07%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9.87% [12] - 核心技术源于2015–2020年与恒烁股份签署的协议,仅授权"版图设计"未转让核心技术,技术改进仍由恒烁股份完成 [13][14] - 2024年恒烁股份已跌出前五大客户名单,双方产能绑定协议于2024年底终止,合作稳定性动摇 [16][17] 公司治理隐患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2023年控股股东长控集团的11次股东会中,股东长江产业集团有8次未签署决议,反映内部协调机制失效 [18] - 长控集团上层股东涉及省市区三级国资且交叉持股,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无实控人状态未获股东确认函,控制权存在不确定性 [19] 募投项目与行业周期错配 - 公司拟募资48亿元投入12英寸产线三期项目,但其采用"工艺步骤"计算产能利用率,若按行业通用的"产能产量"方式计算,2023年产能利用率可能低于60%,远低于披露的79.38% [20] - 全球半导体需求疲软,同业中芯国际2024年净利润下降23.3%,华虹公司下降80.34%,公司却计划新增5万片/月产能,消化能力存疑 [22][23][2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48.83%,募投项目投产后折旧压力将进一步挤压利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