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同作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袭击伊核设施后 以军称对伊朗行动迎来转折点
快讯· 2025-06-23 02:53
军事行动进展 -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称当前是以军对伊朗袭击行动的"转折点",美军以致命、精准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袭击了伊朗核心核设施 [1] - 以军在伊朗仍有目标需要继续打击,将加快行动步伐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朗关键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1] -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称美国摧毁了伊朗核计划 [1] 军事协作机制 - 以美两军协同作战机制被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视为以色列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柱 [1] - 扎米尔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在长达数月的策划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切沟通,特别是在过去一周 [1]
聊起歼-10CE,巴铁上将嘴角压不住了
观察者网· 2025-06-02 11:26
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随着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停火,双方"交锋"转移到外交舞台上,而此次"香会"恰恰是停火后双 方都有派出代表团参与的重要平台。 "巴铁"参联会主席笑谈空战胜利:战果说明一切 5月31日是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第二天,也是议程最为密集的一天。下午,直新闻特派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了巴基斯坦军方高层,对方回答了三个问 题,而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句句都离不开中国。 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萨希尔·沙姆沙德·米尔扎是在繁忙的会议间隙接受了直新闻的独家采访,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时,他非常兴奋。 他说:"我必须清晰表达,中巴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钢还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正如我说的,我们的飞行员已经驾驶过JF-17'枭龙'战机、驾驶 过歼-10CE,我们使用了一系列装备,这是一种体系化的协同效应,我们在多领域作战里实现了全频谱优势,在冲突中巴军使用了人工智能、电子对抗、 网络战、战机、导弹,这是协同作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战果,毫无疑问的是,JF-17'枭龙'、歼-10CE、霹雳-15E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萨希尔·沙姆沙德·米尔扎还表示,巴基斯坦在此次印巴 ...
战术战法层出不穷,歼-10C、歼-16等机型展开夜间对抗训练
快讯· 2025-05-27 06:09
近日,空军某部组织下半夜和拂晓飞行对抗训练,红蓝双方围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机型协同作战展开 对抗。红方结合歼-10C、歼-16机型特点密切协同,利用蓝方雷达"盲区",不断创造攻击窗口。蓝方采 取佯攻诱敌策略,多次对红方构成威胁。战术战法层出不穷,攻防态势多次反转。(央视新闻) ...
一舰一机→深蓝铁翼 人民海军用航迹绘就“挺进深蓝”壮阔图景
央视网· 2025-05-10 17:11
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发展历程 - 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于2013年5月10日正式组建,标志着海军新型主战力量的诞生 [1] - 2012年11月歼-15首次在辽宁舰成功起降,2013年7月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通过航母资格认证 [7] - 2016年12月歼-15随辽宁舰首次赴西太平洋训练,2023年随山东舰再次赴西太平洋,2024年10月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 [7] 实战化训练与能力提升 - 近期海军航空兵多部队开展多架次、多批次舰载机实战化课目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1] - 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进行双机编队对抗训练,红蓝双方展开多次攻防交锋 [3] - 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在雨雾天气组织多型直升机低气象条件飞行训练 [5] 装备与作战体系发展 - 舰载航空兵从单一机型发展到多型协同,包括舰载战斗机、直升机等,搭载平台涵盖航母和两栖攻击舰 [7] - 作战能力从首次着舰扩展到昼夜起降、海空突击、伙伴加油等,体系作战能力显著增强 [7] 未来发展趋势 - 舰载航空兵作战模式将更加多样化,智能无人网络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8][11] - 未来有人机与无人机组合协同将成为主要模式,无人机在极端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 [11] - 预警机等保障机种将更加全面丰富,提升远洋作战范围和力度 [11]
事专家分析师联合电话会议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印巴军事冲突情况** - **冲突背景**: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该问题源于印巴分治后遗症,双方长期支持对方控制区内独立运动致冲突频繁,此次冲突在全球经济紧张、美国挑起关税战背景下爆发[2] - **巴方情况**:使用歼 - 10 外贸版战机、ADK001 型空中预警机、爱立眼预警机等装备,依靠骁龙战机和部分歼 - 10 外贸版战机,成功击落 6 架印方战机,显示空中作战体系完备[3][4] - **印方情况**: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对巴控区至少 9 个目标打击,空军用阵风、苏 - 30 等重型四代机执行对地打击任务,面对巴方拦截未占优势,费尔康雷达预警机未发挥显著作用[5] - **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巴基斯坦军力规模小,但武器装备先进程度与印度相当,中国提供的雷达技术、远程导弹及预警系统配合使其整体作战能力突出,弥补规模劣势;印方重型四代机因任务性质和空对空导弹数量问题未充分发挥优势[6] - **印巴关系及区域安全局势影响** - **关系影响**:印巴关系紧张复杂,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矛盾持续,此次事件可能加剧双方敌意,但从战略利益看双方不会走向全面战争,外部大国影响力有助于控制局势[1][7][8] - **区域安全影响**:反映区域安全环境不稳定,凸显现代战争中体系支撑如预警系统对提升作战能力的关键作用[8] - **各方军事装备体系问题** - **印度**:军事装备体系融合面临苏式、俄式标准与西方标准差距问题,影响整体作战能力;国防工业制造和集成能力有缺陷,国产装备难被军队接受,自主国防未实现;过去 200 多年军事装备发展不显著,自研装备问题多、自主能力不足[9][19][21] - **巴基斯坦**:面临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问题,可能加大从中国引进军事装备力度,如歼 - 10B/C 等改进型战斗机,提升空军实力,改变区域军事平衡[18][20] - **国际战略关系** - **美国拉拢印度**:美国为遏制中国积极拉拢印度,通过马拉巴尔演习等加强战略合作,但印美在关税问题上有矛盾,短期内印度不会完全倒向美国,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存在美国资助的恐怖组织[1][10][17] - **巴基斯坦与中美关系**:巴基斯坦传统与美国是盟友,曾获 F - 16 战斗机,但因与中国关系走近,美国限制 F - 16 升级;巴基斯坦更多依赖中国应对印度压力,中印边境问题对印形成牵制,使巴有施展余地[11][12] - **空战体系及军事装备发展趋势** - **空战体系变化**:现代空战以预警机为中心,战斗机远距拦射为主,近距空战少见;未来空战依赖先进雷达引导下的长距离精确打击,无人装备将起重要作用[25][26][28] - **军事装备发展**:中国在远距空对空导弹和航电系统一体化设计能力上领先,歼 - 20 数量超 F - 22;国际军事贸易市场增长,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是重点,军用飞机、经济打击武器、信息化装备是出口重点[29][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武器威胁**:印巴都是核国家,虽核武器数量有限且交换存放地点信息,但未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紧张局势下有使用核武器风险,近期巴方试射弹道导弹引国际关注,但双方从战略利益看不会全面战争[13] - **外部大国角色**:中美俄等外部大国在印巴冲突中有重要影响力,但因全球其他重大事件,短期内可能无暇大规模调解,印巴会继续摩擦但有控制[14] - **印度军队特点及报复行动**:印度军队受损失后会报复,但目前可能无足够实力对中国有效报复,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印巴短期内可能还有动作[23] - **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机会**:巴基斯坦未来可能提升军事装备,对中国是新机会,中国军工国内需求饱和需开拓国际市场,可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促进与巴合作[24] - **中美军事实力对比**:从新作战平台看,中国歼 - 20 数量超美国 F - 22,歼 - 35 预计 2025 年底到 2026 年装备海空军;中国在远距空对空导弹和航电系统一体化设计能力领先,但国产发动机成熟度与美国有差距,美军体系作战能力领先中国[29][31][32] -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现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从各自独立发展转变为一体化设计[30] - **国际军事贸易市场**:预计十四五阶段(2021 - 2025 年)规模超 700 亿美元,2025 年将有大量新订单进入快速突破阶段[33] - **大国关系处理**:大国应以实力为基础进行政治斗争,避免直接冲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争端[34]
首创环保(600008):出售海外资产带来净利润高增 核心业务运营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4-13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出售新加坡公司带来净利润大幅增长,经营现金流改善,业务结构优化,存量业务运营稳定且质量提升,新增订单保持高质量并优化业务结构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50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为35.28亿元,同比增长119%;扣非净利润为15.61亿元,同比增长1%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1.32/204.64/209.34亿元,同比增长0.41%/1.65%/2.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5/21.83/23.36亿元,同比增长 - 43.73%/9.97%/6.97% [5] 净利润增长原因 - 净利润高增主要由于处置新加坡ECO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公司转让所持有的新加坡ECO公司100%股权以集中资源于境内环保主业业态项目,降低资产管控风险 [2] 业务结构情况 - 公司运营类业务收入154.08亿元,建造类业务收入37.09亿元,其他类业务收入9.33亿元,运营类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8.36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更加优化 [2] 现金流情况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3亿元,同比提升19.30%,盈利质量和现金流管理持续向好 [2] 存量业务情况 水务业务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供水水处理业务总产能为1242.91万吨/日,已运营产能777.18万吨/日,产能利用率63.81%,2024年售水量14.97亿吨,同比提升3.59%,综合水价1.94元/吨(含税),同比上升0.87% [3] - 污水水处理业务总产能为1489.64万吨/日,已运营产能1020.01万吨/日,产能利用率84.07%,较上年同期上升0.58个百分点,全年结算水量31.16亿吨,综合水价1.77元/吨(含税),同比上升1.14% [3] 固废处理业务 - 公司全年实现生活垃圾处理量1012万吨,全年提供上网电量共计26.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6.23%,吨入厂上网电量同比提升6.8%,产能利用率同比增幅约10.4% [3] 新增订单情况 - 2024年公司全年新增签约合同额47.50亿元,其中水务板块签约17.96亿元,固废板块签约19.73亿元,大气板块签约5.64亿元 [4] - 新增订单特点:加速推进“由重转轻”战略升级,轻资产服务和技术产品类业务新订单占比85%,环卫业务新增合同总额16.22亿元,城镇水务EPCO合同订单10.51亿元;创新构建“跨业态协同作战体系”,全年实现协同落地合同额超过4亿元;基于业务优势区域着手搭建城市公司体系,城市公司体系全年贡献新增签约合同额超过15亿元,设立豫东南区域公司和新疆区域公司 [4] 评级情况 - 根据2025年4月1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1.46/10.42/9.74倍,EPS分别为0.27/0.30/0.32元,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