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海稳定
icon
搜索文档
南海究竟有多重要?重磅报告发布
环球时报· 2025-10-25 09:55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是全球首个基于大数据方法系统分析南海港口、航线与货物航运三要素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首次以客观完整数据揭示南海航运体系真实运行状况[1] - 报告用客观事实批驳了南海航行自由受到威胁的舆论炒作,证明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和贡献者[1][3][11] 南海航运的全球地位与交通密度 - 南海年船舶通航量远超地中海、加勒比海等传统航运区,承载全球40%船舶挂靠量[2] - 南海是34%液化天然气和40%原油海运的必经通道,串联中日韩、东盟、澳洲和非洲四大经济圈[2] - 南海海域港口船舶密度是加勒比海的7.5倍、波罗的海的3倍、地中海的1.5倍,彰显其作为超级缝合线在维系产业链稳定中的不可替代性[2] - 南海水域汇集29个主要港口、14条海上航路,途径航线通达全球所有重要贸易区[2] 主要港口与航线分析 - 从2024年环南海主要港口挂靠总次数看,新加坡港以绝对优势领跑,年挂靠量远超中国广州港、深圳港及东盟主要港口[4] - 中国港口中,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凭借珠三角产业集群支撑,形成区域次枢纽[4] - 南海航路以西南-东北向为主,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中线为主要国际航线[4] - 2021-2024年南海水域排名前十的主要航路频繁出现蛇口港-新加坡港、广州港-新加坡港、宁波港-新加坡港等组合[4] 船舶活动与航运管理 - 2021-2023年在南海活动的船只以巴拿马、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船舶占据主导地位[5] - 从船公司角度看,2021-2023年马士基船舶数量最多,万海航运、地中海航运、阳明海运等船舶数量逐年增加[6] - 南海建立了完善的航行管理体系,包括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船舶报告制度及引航服务[6] - 中国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及其12个所属机构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应急救助体系[6] 中国岛礁设施的民用价值与安全保障 - 通过船舶轨迹大数据客观印证中国岛礁设施重要的民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永暑礁、美济礁的救助响应时效缩短[6] - 中国构建起完善的航行监管与服务系统,涵盖船舶交通管理等多维度,南海已成为全球航运安全压舱石[7] 战略物资运输的关键作用 - 南海承载油气、矿石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跨国运输,每年约有1800万桶/日的原油和凝析油通过南海及泰国湾运输,占全球海上石油运输总量的40%左右[8] - 2024年全球15.13亿吨铁矿石海运量中,中国进口量占全球近八成,南海运输通道畅通直接关系到全球钢铁产业链稳定[9] - 巴西大豆出口至中国约75%需经南海,一旦通道受阻将直接威胁中国及周边国家粮食安全[9] - 经由南海运输的原油、天然气和大豆分别约占全球海运总量的40%、34%和21%,其战略和经济影响辐射全球六大洲的67个国家和地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