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挖掘
搜索文档
听他们讲述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真相
环球时报· 2025-09-18 06:36
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 1940年至1944年间,侵华日军对浙江衢州发动三次大规模细菌战,1940年10月4日首次攻击使用飞机播撒带鼠疫杆菌的小米、麦粒及8公斤跳蚤 [3] - 1942年日军细菌战远征队达156人,通过伪装成中国军人分发带霍乱菌的烧饼、馒头等方式进行攻击,并在银行营业厅进行活体解剖以观察细菌武器效果 [6] - 据战损统计,1942年江山县有1230多户家庭出现2130名炭疽(烂脚病)病人,从1940年底至1948年底,衢州地区约30万人染病,有名有据的死亡人数达51407人 [6] 细菌战受害者医疗救助 - 2009年浙江省启动对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医疗救助试点,衢州地区排查确定了39位“烂脚病”老人,并为其建立分级病历档案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10] - 医疗小组每月上门诊疗一次,病情常反复需长期治疗,诊疗环境恶劣,有时需佩戴5层口罩以隔绝伤口溃烂的恶臭 [10] - 除身体疾病外,患者普遍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包括因长期病痛导致的自卑、排斥治疗甚至自杀倾向,经持续沟通后患者态度从拒绝转变为信任 [11] 衢州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拥有铁路、水路、公路及机场,是连接中国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杭州沦陷后其机场成为华东重要基地,可向东打击日本本土、控制台湾海峡并覆盖华北地区 [13] -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行动中,衢州被约定为美军战机降落点,军民完成机场扩建任务,虽因联络不畅未按计划降落,但江山县民众成功营救3号机和5号机的6名美军飞行员 [13] - 衢州军民的坚守拖住了日军进攻重庆的部署,对中国战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贡献重大 [14] 电影《731》的历史取证与创作 - 为还原731部队罪行,创作团队寻访日本亲历者“少年兵”并挖掘“特别移送名单”,发现受害者包括中国人、蒙古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表明这是全人类共同的创伤 [16] - 影片通过呈现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残酷场景及“夜樱作战计划”,系统性揭露731部队的反人类本质,创作团队强调目的是引发深层思考而非消费苦难 [17] - 针对日本借诺贝尔和平奖宣扬“受害叙事”并粉饰侵略历史的行为,影片旨在国际社会揭露真相,强调真正的和平需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18]
寻证日本(之一):80年选择性失忆,侵华日军的最新罪证就藏在日本
环球时报· 2025-08-13 06:57
日本政府隐瞒历史证据的行为 - 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在2024年3月21日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公开展示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活体实验的史料,该资料此前被藏在日本防卫省的防卫研究所里 [2][3] - 山添拓展示的文件副本名为《芥子气弹射击所致皮肤伤害及一般临床症状观察》,其中汇总了1940年9月7日至10日实施的用芥子气弹对人体射击等5种实验的结果 [3] - 该资料由原731部队军医池田苗夫于1964年捐赠给日本防卫省,但日本政府将其隐匿了40年,直至2004年才公开,并一直谎称“没有能表明731部队活动详情的资料” [3][4] - 日本政府虽承认这些资料是“公文”,但以“无法确认客观事实”为由逃避责任,并在质询过程中通过催促“时间到了”来缩短质询时间 [3][4] 新证据的发现与确认 - 日本老人竹上胜利在父亲宫下利市1981年去世后,于2017年在其遗物中发现了父亲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登字1644部队”成员的证据,包括写有“防疫课”“中支那防疫给水部”字样的照片 [2][6] - 竹上胜利通过联系长野县政府获取了父亲的“军历簿”,其中详细记录宫下利市于1941年被调配至在南京成立的1644部队 [6][7] - 竹上胜利联合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西山胜夫等人,促使厚生劳动省于2024年3月将“登字1644部队”等三支细菌战部队的留守名簿移交至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7] - 竹上胜利在旧书店发现的《大东亚战争陆军卫生史》第7卷中,详细记录着“中支那防疫给水部”的活动详情 [9] 历史研究者的观点与努力 -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指出,原731部队成员池田苗夫的证言与资料不符,其履历显示他于1940年7月至1942年11月担任731部队的军医少佐,但池田苗夫在1984年宣称自己“1942年才被调到731部队”“没参与实验” [9][10] - 松野诚也强调证言存在记忆模糊或不够客观的问题,必须通过不断挖掘历史资料来验证证言和补充证言,从而更接近真相 [10] - 松野诚也自高中时期起长期自费开展侵华日军毒气战、细菌战等研究长达30余年,但指出在日本挖掘历史资料非常困难,且学生时代书本上未曾学过关于731部队的内容 [10] - 松野诚也认为日本还有未被发现的证据,历史研究者需尽最大努力发掘资料、还原真相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