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虚无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记忆共同守护,爱国情怀跨越海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7:05
活动概况 - 台盟重庆市委会与台盟四川省成都市支部共同举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研学之旅 [1] - 30余名台盟盟员及台湾青年参与活动,走访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等地点 [1] - 活动旨在踏寻先辈抗战足迹,体悟抗战历史给两岸的共同启示 [1] 历史认知与理解 - 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使参与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有了深入了解 [2] - 有台湾青年表示,通过活动理解了“统战”的真正含义是团结而非争夺,是抗日战争期间不同群体合作,集中力量为中华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2] - 参与者了解了台盟及各民主党派如何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进行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斗争历史 [2] 抗战精神感悟 - 在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重庆,参观抗战遗址博物馆让台湾青年仿似穿越时空,感受到“愈炸愈强”的精神 [2] - 有台湾青年作为黄埔后代,对两岸共同抗战历史有特殊情感,认为防空洞里的记忆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2] - 在四川李庄,参与者体会到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在最艰难岁月里守护文化与学术的精神力量 [3] - 参观赵一曼纪念馆,有参与者感叹烈士以年轻生命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3] 活动意义与青年反馈 - 有台湾青年认为实地考察收获满满,指出许多台湾同胞不了解抗战历史,此次活动增长了见识,认识到抗战精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3] - 有历史系台生希望成为“会讲故事的人”,用自己的亲身见闻传递抗战精神,讲好“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故事 [3] - 有参与者将所见所闻制作成3个短视频发送给岛内朋友 [1] - 活动主办方表示,重温抗战历史有助于更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两岸同胞是命运相连的一家人 [4]
听他们讲述侵华日军细菌战历史真相
环球时报· 2025-09-18 06:36
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 1940年至1944年间,侵华日军对浙江衢州发动三次大规模细菌战,1940年10月4日首次攻击使用飞机播撒带鼠疫杆菌的小米、麦粒及8公斤跳蚤 [3] - 1942年日军细菌战远征队达156人,通过伪装成中国军人分发带霍乱菌的烧饼、馒头等方式进行攻击,并在银行营业厅进行活体解剖以观察细菌武器效果 [6] - 据战损统计,1942年江山县有1230多户家庭出现2130名炭疽(烂脚病)病人,从1940年底至1948年底,衢州地区约30万人染病,有名有据的死亡人数达51407人 [6] 细菌战受害者医疗救助 - 2009年浙江省启动对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医疗救助试点,衢州地区排查确定了39位“烂脚病”老人,并为其建立分级病历档案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10] - 医疗小组每月上门诊疗一次,病情常反复需长期治疗,诊疗环境恶劣,有时需佩戴5层口罩以隔绝伤口溃烂的恶臭 [10] - 除身体疾病外,患者普遍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包括因长期病痛导致的自卑、排斥治疗甚至自杀倾向,经持续沟通后患者态度从拒绝转变为信任 [11] 衢州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拥有铁路、水路、公路及机场,是连接中国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杭州沦陷后其机场成为华东重要基地,可向东打击日本本土、控制台湾海峡并覆盖华北地区 [13] -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行动中,衢州被约定为美军战机降落点,军民完成机场扩建任务,虽因联络不畅未按计划降落,但江山县民众成功营救3号机和5号机的6名美军飞行员 [13] - 衢州军民的坚守拖住了日军进攻重庆的部署,对中国战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贡献重大 [14] 电影《731》的历史取证与创作 - 为还原731部队罪行,创作团队寻访日本亲历者“少年兵”并挖掘“特别移送名单”,发现受害者包括中国人、蒙古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表明这是全人类共同的创伤 [16] - 影片通过呈现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残酷场景及“夜樱作战计划”,系统性揭露731部队的反人类本质,创作团队强调目的是引发深层思考而非消费苦难 [17] - 针对日本借诺贝尔和平奖宣扬“受害叙事”并粉饰侵略历史的行为,影片旨在国际社会揭露真相,强调真正的和平需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18]
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
四川日报· 2025-09-03 08:13
历史纪念活动 -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包括约70分钟盛大阅兵 [1] - 四川博物院于8月22日开幕"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专题展 展示成都大轰炸照片 日军飞机铭牌及记载抗战胜利的报刊等历史文物 [1] - 中央档案馆于7月8日首次公开川籍抗日英雄赵一曼详细档案 纪念其诞辰120周年 [10] 抗战历史贡献 -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 抗战开始时间最早且持续14年 歼灭日军150多万人 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 [4] - 四川在抗战期间贡献340万将士 伤亡及失踪人数达64万余人 居全国各省之首 战后归来者不足十分之一 [1][11] - 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 不仅承担兵源粮草物资供应 还接纳沦陷区机构与难民 李庄小镇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11] 历史观与国际立场 - 中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强调中苏分别是亚洲和欧洲主战场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决定性贡献 [3][4] -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包括二战六年论 西方中心论 忽视中国说及日本受害论等扭曲历史的行径 [3] - 中国通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使命 1945年顾维钧 董必武率先签署《联合国宪章》 [4] 中国共产党作用 - 中国共产党发起《八一宣言》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是抗战胜利的关键中流砥柱 [6][8]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为抗战提供理论指导 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协同作战形成战略夹击 [7][8] - 共产党推动对川军统战工作 1937年四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刘湘率部出川抗日 [6] 抗战精神与四川贡献 - 川军"死"字旗与"我不愿尽孝 只愿尽忠"赠言体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成都人民公园立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10] - 抗战精神包含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 四川在三线建设 改革发展中持续传承该精神 [12] - 《新华日报》1945年社论肯定"四川人民对正面战场尽最大责任" 汶川地震后"川人不负国 国人不负川"广为流传 [11]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09
文章核心观点 - 强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深入开展抗日战争研究,以回应和批驳国内外存在的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行 [1][2] - 指出坚持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把握抗战历史的关键,需从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分析其演变机理,并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4][5][6] - 提出通过加强史料收集整理、深化专题研究、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等具体路径,来深化抗战研究,澄清模糊认识,维护历史真相 [12][15][16] 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 - 历史观正确与否关乎民心向背、民族盛衰和国家存亡,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7] - 只有坚持正确历史观,才能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 当前存在的错误历史言论 - 国际上,日本右翼分子和政客存在歪曲侵略历史、否认战争责任、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例如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并妄图否定东京审判 [1][9] - 西方学界存在漠视、贬低或否认中国抗战战略地位与贡献的偏见,如将中国战场视为太平洋战场的“从属战场”,或贬低为“地方性”武装斗争 [1][10][11] - 国内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妄图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例如过去国民党顽固派污蔑中共“游而不击” [1][8]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擎起抗日大旗,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并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中国共产党擘画了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19块抗日根据地,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抗击着关内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5][8] - 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3个半月内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 [8] 深化抗战研究的具体路径 - 需加强史料收集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各地抗战档案、照片、实物等,并面向全球征集资料,同时注意辨析外文史料的倾向性 [12][15] - 研究需深化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强化史料收集,推出更多系统性、体系化的精品力作,并稳步推进抗战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2][16] - 应准确把握抗战的历史进程,如从1931年开始的14年抗战历程,以及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正确认识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等重大关系 [13][14] 抗战的历史意义与国际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1][4]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既得到国际支持,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并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 [6][14]
汲取历史智慧 共筑和平未来(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中国在二战历史与国际秩序中的角色 - 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始终捍卫正确二战史观 维护现行国际秩序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1][6] - 中国是东方主战场 1931年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14年浴血奋战造成3500多万军民伤亡 牵制并消耗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 [1] 二战历史教训与胜利成果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球性抗争 26个反法西斯国家组成国际同盟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四万万人同心抗敌 [1] - 二战胜利催生联合国体系 保障战后总体和平与全球发展进步 二战军民伤亡超过1亿人 战火遍及四大洲 [2][4] 历史修正主义的现实威胁 - 日本存在否认侵略历史逆流 包括供奉战犯 篡改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等罪行 [3] - 个别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冲击联合国核心秩序 践踏《联合国宪章》国际关系准则 [3] 国际秩序维护与和平发展路径 - 必须坚持对话合作取代对立对抗 避免扩大军事同盟和挤压他国安全空间造成的安全困境 [5] - 需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以联合国宪章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5] - 应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反对文明冲突论和意识形态割裂 倡导平等包容的文明观 [5]
以正确二战史观守护历史的正义
人民网· 2025-06-15 08: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 - 中国战场持续时间长达14年,有效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赢得时间 [2] - 中日交战兵力峰值超1000万人,战区覆盖中国10余省区达160万平方公里,造成中国军民3500万人伤亡及超6000亿美元经济损失 [2] - 中国战场粉碎日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图谋,为美军中途岛海战和苏联出兵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2] 对错误史观的批判 - 需批驳"欧洲中心论"将二战起点定为1939年德军侵波兰的叙事,该观点弱化中国战场关键作用 [3] - 反对"日本受害论"等美化侵略史谬论,强调《开罗宣言》等文件已确认日本侵华属二战核心组成部分 [3] 中苏战场的战略协同 -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迫使日本放弃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能将主力投入欧洲战场对抗德国 [4] - 苏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及军事顾问团、志愿航空队支援,增强中国军队作战能力 [4] 历史教育与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设立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文献整理等措施构建系统性抗战记忆传承体系 [5][6] -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提出"一带一路"及三大全球倡议,倡导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7] 注:原文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故未提取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