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力思维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利用成长心态获得长期成功?
虎嗅· 2025-09-18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长型思维是预测个人能否获得长期成功的最可靠指标,并可通过后天培养[2][59] - 近十几年来成长型思维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神经科学新发现及其与压力认知的关联[4] - 文章将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解析成长型思维的本质、核心特征及培养方法[5] 成长思维与固定思维的对比研究 - 斯坦福大学德韦克教授团队对纽约20所学校成千上万名学生进行长达十年追踪研究[8] - 实验显示:被夸"聪明"的孩子多选择简单任务以保持形象,被夸"努力"的孩子更愿接受挑战[13] - 面对困难题目失败后,被夸"聪明"的组感到挫败想放弃,被夸"努力"的组更愿继续尝试[15] - 最后再次完成相同难度题目时,被夸"聪明"的组成绩下降,被夸"努力"的组成绩提高[16] - 被夸"聪明"强化固定型思维,被夸"努力"培养成长型思维[21] 成长型思维的神经科学机制 - 斯坦福大学莫泽团队通过脑电图技术揭示两种思维模式的神经机制差异[23] - 固定型思维者错误反馈时大脑错误监控和情绪处理区域强烈激活[24] - 成长型思维者前额叶皮层等认知调节区域更活跃,能更快将注意力转向错误分析[25] - 固定型思维将错误视为自我能力威胁,成长型思维将错误视为学习机会[26] 压力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的关联 - 压力本身无绝对好坏,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如何看待压力[42] - 将压力反应视为身体积极准备的表现,更能主动迎接挑战并发挥更好[37] - 研究表明相信压力有益的人成绩更好,更愿寻求反馈和总结经验[42] - 积极压力思维与成长型思维一脉相承,都以发展视角看待不适体验[43] 成长型思维的具体训练方法 - 夸奖焦点从"天赋"和"结果"转移到"努力过程"和"使用策略"上[49] - 犯错时从"自我评判"转向"分析学习",提出关键问题进行有价值复盘[51][52] - 主动求助视为最直接高效的学习途径,而非能力不足的体现[54][55] - 将压力视为大脑成长的"锻炼机会",重新框架生理信号为成长信号[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