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长型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心理学|别再疯狂找方法了,你缺的是心力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5:46
(原标题:心理学|别再疯狂找方法了,你缺的是心力) 手里攥着大把的方法,却依旧在行动的岸边踌躇不前。 在生活的中,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值得庆幸的是,心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强化的心理资源。 心力强大的人,就像一艘坚固的巨轮,在生活的波涛汹涌中稳稳前行。即使焦虑如乌云般笼罩,他们依 然能坚定地按照计划行动;即使情绪低落的阴霾密布,也能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拥抱阳光;即使遇到挫 折的暗礁,也能灵活调整策略,继续破浪前行。 而心力薄弱的人,则如同脆弱的小船,稍有风浪便摇摇欲坠,轻易就被情绪的洪流所绑架,陷入"道理 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泥沼,难以自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心力不足呢? 首先,目标的模糊与动力的匮乏是一大元凶。很多人在生活中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船只,随波逐流,没有 清晰明确的目标。比如只是空泛地想着"现在孩子这样子不行,不对劲",但具体应该朝哪个方向改进, 却毫无头绪。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很容易让人懈怠、失去前进的动力。 就拿育儿来说,各类书籍、网络上的育儿方法琳琅满目,可当孩子哭闹不止、叛逆难管时,父母往往还 是会被情绪左右,忍不住大发雷霆, ...
普通人变强的第一步:杀死敏感的自己
洞见· 2025-06-05 18:28
核心观点 - 过度敏感会阻碍个人事业发展 需培养钝感力以应对外界评价和挫折 [4] - 将负面情绪与建设性意见分离 专注能力提升是职业成长关键 [6] - 成功者普遍具备"皮实"特质 能消化委屈并转化为成长动力 [6][13] 职业发展策略 情绪管理 - 心理咨询师大岛信赖研究显示 高敏感人群易因他人言论陷入内耗 错失发展机会 [4] - 作家周岭案例表明 区分他人情绪与实质意见可加速专业能力提升 [6] - 阿里巴巴前员工张丽俊通过即时调整心态 将客户拒绝转化为成交机会 [6] 抗压能力建设 - 稻盛和夫创业初期多次遭客户拒绝 仍坚持拜访最终获得大厂订单 [13] - 莫言指出成功者往往经历更多委屈 关键在不让负面情绪干扰目标 [6] - 斯坦福大学研究将思维分为消耗型与成长型 后者更易取得职业突破 [13] 应对社会评价 外界反馈处理 - 作家周梅森坚持写作理想 无视矿工同事嘲笑 四年后发表处女作 [9] - 媒体建议采用"树与风"理论 过度在意评价会导致行为失焦 [10] - 消耗型思维者易被负面评价击垮 成长型思维者将其视为养分 [13] 自我定位强化 - 年轻创业者案例显示 频繁更换赛道源于过度关注他人否定 [9] - 心理咨询强调"选择性屏蔽"机制 可保持职业发展定力 [10] - 厚脸皮被论证为必要职业素质 能承受羞辱者更易突破发展瓶颈 [13]
人,不破不立
36氪· 2025-05-29 18:44
成长思维革新 - 核心观点:个人成长需打破旧思维模式,建立成长型思维[2][3] - 破除"只能这么做"的固化思维,转向探索新方法[6][7] - 管理者需避免基于历史规划未来,应基于未来设计成长路径[8] 管理者观念转型 - 从关注"面子"转向聚焦"成长",避免因外部评价限制发展[9] - 引用乔布斯观点:聪明人更关注自我成长而非维护自尊[9] - 成功需付出极致努力,放下对错误的过度防御心态[9] 管理者心智突破 - 需破除三大"心中贼":傲慢心、权力欲、贪婪念[11][12][14][16] - 傲慢心导致团队平庸,管理者需避免成为能力天花板[12][13] - 权力欲引发过度管控,损害团队经营效率[14][15] - 贪婪念破坏协作,管理者需学会利益共享[17][18][19] 知识体系迭代 - 旧知识体系失效时需更新认知框架[22][23] - 持续结构化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24] 行为体系优化 - 僵化行为体系需及时迭代,避免流程阻碍发展[26][27] - 案例:法军炮兵操作手册未随技术更新导致资源浪费[27] 系统性革新框架 - 完整革新路径:破旧观念→成长思维、破心中贼→格局提升、破旧体系→建立新体系[21][27]
和渊×何亮×郑毓煌:聊聊孩子升学和选专业的那些事 | 今日直播
吴晓波频道· 2025-05-28 01:46
点击按钮▲ 预约直播 和渊 2025年,由蓝狮子与吴晓波频道联合打造的"百万粉丝博主年度书单"系列直播持续聚 焦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博主。我们邀请他们走进直播间,畅谈个人见解、推荐精选书 单,与观众共享阅读的乐趣与智慧启迪。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6月是高考季,也是毕业季,众多学子即将迎来人生中重要的考试和重要的选择。 在此之前的5月末我们迎来了该系列的第三场,关于"聊聊孩子升学和选专业的那些事"主题直 播。在本次深度对话中,我们将探讨 如何理性、客观地选好专业、找好方向;如何高效、有策 略地规划升学、明确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三位在教育领域有所成果且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博主,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清华大学理学博士、人大附中高级教师、畅销书作家和渊 将阐述教育逻辑的巨变,从学历红利 转向能力与科技导向,理性规划教育投资,拥抱终身学习。 北大哈佛双硕士、全年龄段留学规划博主何亮 将探讨国际教育趋势与策略,解析全球化升学路 径、名校招生逻辑与高性价比规划,助力家长理性选择。 清华大学原营销学博导,哥伦比亚大学营销学博士,《读书改变命运》等畅销书作者郑毓煌 将 讲述个人成长与长期人生规划,以终为 ...
专家、教师齐聚探讨AI时代如何育人
广州日报· 2025-05-15 03:20
AI时代德育教育新探索 - 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举办 近千名骨干班主任参与 16位省工作室学员成立工作坊并获颁牌匾 [1] - 广大附中校长强调班级作为育人"最小单位"的核心地位 推出激励机制和实践平台支持班主任创新育人模式 [2] -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透露全市大部分区已配备德育教研员 常态化开展班主任教育工作 [2] 成长型思维培养实践 - 名班主任郑娟创建"五维成长型班级"模式 通过环境培根 课程启智 活动铸魂 评价赋能 共育润心五大维度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 [3] - 班级设置"夸夸栏"展示学生优秀计划/作业/锻炼成果 班主任采用"我理解你的心情"等沟通话术强化正向激励 [3] - 制定班会课三年规划及家长微课规划 实现家校协同培养成长型思维 [3] 专家教育理念聚焦 - 广东省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提出AI时代"抓德育就是抓质量" 强调尊重教育规律 避免工业化教育模式 需保证学生睡眠及合理作业量 [2] - 华南师范大学专家指出五育融合需以全员德育为基础 教师应保持师德敏感性 正确处理道德价值冲突 [2] - 教育工作者需用放大镜看待学生进步 家长教师应避免成绩焦虑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结果 [2]
【有本好书送给你】尤瓦尔·赫拉利对谈清华教授彭凯平: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应对情感危机?
重阳投资· 2025-04-30 15:31
重阳说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 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 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 徜徉。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 迎 扫码 咨询。 【好书】第282期:《"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著 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人 营销编辑张璇 2025年3月 互动话题: 结合本书 ,你觉得人工智能时代会有情感危机吗,为什么? 留言时间:2024年4月30 日 - 2025年 5月7日 (鼓励原创,只要你的内容足够优秀,期期选 ...
在自由的时间中探索,无聊也是种动力
声动活泼· 2025-04-11 15:08
文章核心观点 强调培养孩子内在驱动力、自主探索能力、应对挑战能力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指出职业变化快需关注核心能力培养,家长应认识自身认知局限,不过度设计孩子人生 [3][5][21] 分组1:教育理念 - 孩子在任何阶段都可被培养,要持续保护其内在驱动力,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刺激 [3] - 应让孩子追随兴趣,拥有自由探索时间,无聊能激发孩子尝试新事物 [5][6] - 要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点,让优点在世界立足并建立自信 [11] - 关注孩子行动方式,培养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心态 [12][13] - 让孩子享受做事过程,反复练习是关键 [15] 分组2:职业发展 - 职业变化快,职业规划不能用传统方式,需关注应对变化和核心能力培养 [21] - 核心能力如沟通、分析能力等不易被替代,要在工作中培养到极致 [21] - 具备成长型思维,相信通过努力可获得成长 [23] 分组3:家长角色 - 家长要认识自身认知局限,不过度设计孩子人生,理解和接纳孩子选择 [25][29] - 珍惜与孩子相处时光,和孩子共同成长 [26][28] 分组4:节目宣传 - 新节目「Knock Knock 世界」已在各大音频平台上线,每期 10 分钟,每周一三五早晨 6:00 更新 [33] - 现在购买享早鸟价 292 元/年,4 月 30 日后恢复原价 365 元/年,提供 3 期试听节目 [34]
微软CEO纳德拉最新对话深谈AI:当下有两个领域被低估……
聪明投资者· 2025-03-18 13:58
文章核心观点 -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访谈中分享对科技行业未来的看法,包括微软在AI时代重新定义竞争力、未来计算架构、量子计算、智能体发展方向等,强调企业传承与进化、选择正确竞争赛道的重要性,还探讨AI对教育的影响 [2][3][4] 回顾初入微软 - 1991年开发者大会上,纳德拉意识到X86架构会赢,尽管Sun Microsystems实力强,但他认为微软能抓住趋势推动技术普及,促使其加入微软 [8][9][10] - 当时微软面试是老派风格,需在黑板或白板解题,纳德拉最后一个面试问题回答糟糕,以为没机会,但最终通过 [12][14][15] 好的组织文化是能帮助传承与进化 - 微软文化是聚集优秀人才打造软件工厂,创造世界所需软件产品,这种思维对创业者有启示,公司应保持活力,营造学习文化 [21][22][23] - 当下处于技术变革前沿,需重新定义“软件工厂”,思考赋予公司未来传承与进化勇气的因素 [26][27] 科技的本质就是不断被颠覆,必须不断“射门” - 2000年代微软错过机会,因沉迷现有成功模式,大公司应避免把自己当成功原因,潮流改变时需重塑自己 [30][31] - 科技行业网络效应残酷,公司必须不断尝试、进攻,没有真正的护城河,要构建新产品、主动发明新事物 [34][35] 始终关注创造双赢的长期合作 - 纳德拉从史蒂夫·鲍尔默和比尔·盖茨身上学到管理公司的方法,鲍尔默支持其投资云计算,不在意外界评价 [37][38][40] - 微软投资服务于战略目标,与初创公司合作重要,关注创造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如与OpenAI、SAP等的合作 [41][44] 单纯模型已经不足以支撑竞争 - 微软与OpenAI合作基于规模定律和自然语言领域的判断,合作打造底层系统和产品,拥有知识产权 [46][47][51] - 模型正成为云计算中的“商品”,单纯模型不足以支撑竞争,完整的系统架构和成功的产品才是关键 [52][54] 未来AI发展有三个明确的方向 - 未来AI发展方向包括真实世界的AI应用、科学领域的AI模型、系统架构的创新 [56][57][58] - AI时代计算架构处于变革节点,客户端和系统架构方面存在被忽略的机会,AI系统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 [59][60][66] 真正的智能体应该是一个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协作伙伴 - 真正的智能体应能主动推理、适应环境、与现实世界深度交互,是执行复杂任务的协作伙伴,具备自主规划与执行、跨模态能力、个性化适应等特性 [70][71][72] - 未来AI应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伙伴,改变知识工作方式,需新的UI层,多模态界面是重要方向 [74][75][79] 未来的计算架构将是“经典计算+量子计算” - 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研究超20年,目标是打造“实用级量子计算机”,目前处于研究阶段,有早期应用案例,创业公司提前布局有先发优势 [83][84][85] - 微软证明马约拉纳零能态存在,可扩展成量子芯片,量子计算不会取代经典计算,未来计算架构是“经典计算+量子计算”组合 [86][87][90] 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与AI共舞 - AI可能增强或削弱人类自主性,应引导AI增强人类能力,教会孩子与AI协作,培养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决策能力 [97][98][100] - AI能降低技术门槛,让人们获得服务,未来社会重要能力可能是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需重新思考教育本质 [103][104][105] 竞争的格局是最重要的 - 创业者要定义公司、选择竞争赛道,竞争的真正挑战是确保在“正确的竞争格局”里,抓住正确机会 [108][109][111] - 应关注参与的竞争是否是真正想要的,投身伟大的科技竞赛是幸运,处于创新时代是珍贵礼物 [113][114]
深度|微软CEO纳德拉万字访谈:未来5年,系统和端侧架构急需DeepSeek式创新,完整系统堆栈和产品共同构成竞争优势
Z Finance· 2025-03-15 16:45
文章核心观点 - 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带领公司转型,从重塑使命到推动“成长型思维”文化,实现业务复兴;公司投资AI初创公司构建战略合作关系,推进技术创新;未来系统架构和客户端模型创新、打造多模态AI系统是关键方向,同时强调领导者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组织,培养下一代需注重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 [2][6] 分组1:加入微软的选择 - 1991年纳德拉参加NT首次发布和Win32首次讨论后受启发,认为x86会胜出,虽在Sun工作但决定加入微软 [9] - 当时微软面试是经典风格,需在黑板或白板做题,纳德拉最后一个面试问题回答不佳但仍通过 [12] 分组2:微软的“软件工厂”哲学 - 比尔和保罗曾提出建立“软件工厂”概念,即构建软件的公司,早期为Altair构建Basic解释器、有飞行模拟器和Windows等产品 [13][14] - “软件工厂”文化吸引人才,创造满足全球需求的软件产品,公司应不断反思创新,保持“成长型思维” [15] 分组3:微软的迷茫与突围 - 90年代微软与竞争对手差距大,2000 - 2010年进入迷茫期,成功易让人忘记成功原因,公司需有“再创业者”和完整想法 [17][18] - 微软在迷茫期不断尝试,科技行业需尝试才能保持相关性,行业无特许经营价值,需发明创造 [20][22][24] 分组4:重塑使命与再创业思维 - 纳德拉将微软使命重新定义为“赋能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帮助他们实现更多成就”,强调公司是服务“个人和组织”的软件公司 [28][29] - 引入“成长型思维”推动文化转型,清晰的使命和文化导向加快战略执行,助力微软找回方向 [29] 分组5:逆向领导力理念 - 领导者不应有“拯救世界”心态,组织在其离开后崩溃则说明未真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微软后续CEO的成功才说明工作完成 [30][31] 分组6:微软如何布局初创企业 - 微软对初创公司投资重要,不只是单纯投资者,如2007年投资Facebook是为建立广告领域战略合作关系,支持OpenAI是基于战略伙伴关系考量 [32][33] - 公司是“平台型”与“合作型”并重的公司,坚持打造长期、稳定、双赢的合作结构,推动生态系统繁荣 [34][35] 分组7:基础模型战略 - 微软是全栈系统公司,与OpenAI合作是基于信念的战略押注,围绕自然语言展开,合作构建系统、开发工具、推出产品并拥有知识产权 [36][37][38] - 公司也自主构建基础模型,如Phi模型,未来竞争关键是构建完整系统堆栈和打造卓越产品,而非单纯拥有模型 [38][39] 分组8:人工智能的未来 - 当前科技领域AI重塑知识工作者工具流程、影响现实世界“行动模型”,科学研究领域借助AI突破,底层系统架构和客户端架构创新被忽视 [40][41][42] - 下一代超融合基础设施需深度融合计算、存储和AI加速能力,客户端架构需在模型架构和数学逻辑上突破,现有AI系统缺乏健壮、多模型、有记忆的架构 [42][43] 分组9:未来的用户界面 - 纳德拉希望未来在消费生活中有朋友、教练、顾问类型的AI,工作中有首席参谋、研究员、顾问类型的AI,减轻知识工作负担 [46] - 多模态界面如Copilot语音界面更方便,实现全双工对话,是很棒的新模式 [47][48] 分组10:量子计算 - 微软投入20多年研究量子计算,已证明马约拉纳粒子存在,可逐个制造原子隐藏量子信息,纠错需求少可扩展到芯片 [52] - 量子计算不会取代经典计算,两者共存潜力大,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可关注其发展,Azure Quantum已取得进展 [53][54] 分组11:培养下一代 - AI发展影响人类能动性,如GitHub Copilot和印度基于GPT - 3的WhatsApp机器人改变工作和获取信息方式 [59] - 培养下一代需注重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常识结合,帮助孩子保持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60] 分组12:保持竞争力 - 竞争要深思熟虑选择“正在进行的游戏”,创业者选择赛道决定企业方向,竞争更多是对自身挑战 [62] - 在科技行业要选择竞争激烈、对手强大的领域,主动选择激发潜力的竞争,促使企业成长和自身进步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