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需结构变化
搜索文档
对话油轮专家——复盘25Q3,展望未来形势
2025-10-13 22:56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为油轮运输行业,特别是超大型油轮(VLCC)市场 [1] * 核心讨论公司为VLCC船东及运营商,但未具体点名某家上市公司 [1] 核心观点和论据 近期运价回调原因分析 * 2025年国庆期间VLCC运价从8万美元/天回调至56,000美元/天,主要因中国国庆黄金周导致需求真空 [2][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日均进口1100-1200万桶),其假期使VLCC货盘减少,可用运力与货盘比从极度紧缺的低于10艘迅速攀升至40艘船对应一个货盘,削弱船东议价能力 [3] * 节前抢运透支需求(9月第一周开始)以及FFA远期协议在9月30日左右提前下跌,加速了运价下行 [3] * 此次回调是季节性、规律性体现,与过去十年75%的长假情况一致,属于技术性回调而非基本面变化 [1][3] 对行业基本面的结构性支撑 * **供给端超级刚性**:VLCC订单占比仅12.5%,虽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但新船交付压力小,主要船厂排期已至2028或2029年 [6] * **环保政策挤压运力**:国际海事组织CII政策可能导致全球3%-7%的运力去产能,欧洲碳税明年全面实施将进一步降低效率 [6] * **制裁措施边缘化灰色船队**:欧盟第18轮制裁和美国OFAC的SDN升级导致保险、维修断供,灰色船队活动空间收缩 [6][7] * **需求端吨海里增长**: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如俄乌冲突后新增航线)使平均航程拉长20%以上,吨海里需求增速比纯货物增量高50% [2][7] * **地缘政治影响**:红海绕行抬升周转天数,对运价形成结构性支撑 [7] 原油需求与补库周期展望 * 当前原油需求回升主要由补库周期驱动,预计持续12到18个月,即至2026年第一、第二季度甚至年底仍处于温和补库过程 [9] * OPEC+从2025年4月至今保持温和增产,IEA预测2025年及2026年日均需求增长均为70万桶,OPEC+需持续增产以维持市场份额 [10] * 高库存将压制原油价格,但可能激活浮式储油需求(如2020年价格战期间约120艘VLCC用于储油,推高运价至20万美元/天) [11][12] 航线结构与贸易流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最大变化是长航线需求爆发式增长,如美湾到亚洲、南美到亚洲航线,显著占用全球可用运力 [13] * 供应重心西移,中东占比持续下降,新供应量主要来自美洲,预计2025年至少增加100万桶/天,2026年再增100万桶/天以上,使长距离贸易常态化 [14] * 新增原油品质以轻质为主,驱动跨区套利,进一步支撑长航线需求 [15] 政策与制裁影响 * 中美贸易战相关措施(如美国制裁金额50美元/净吨、中国反制措施涉及股权穿透)可能导致部分船舶经济模型不成立,全球VLCC运力(约900-950艘)中11%-12%受中国反制影响,运力冻结将推高运价中枢 [16] * 老旧船舶(15年以上占比达40%)服务灰色团队,执法趋严(如法国扣留油轮事件)将强制去产能,推高合规运力溢价 [17] * 全球监管加强导致灰色地带运输成本上升,引发货流和船舶流向的地域性转移,进一步推高VLCC市场价格 [18] 其他重要内容 未来市场展望与关键因素 * **中短期运价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TD3C航线(波斯湾至中国)平均运价预计在6.5万至7万美元/天之间,若出现大规模制裁或政策影响可能更高 [21][22] * **关键影响因素**:11月至1月为传统需求高峰期,红海绕行恢复是主要负面因素但影响较弱,制裁趋紧仍是主要上行风险 [23] * **长期趋势**:未来1-2年内,执法驱动的供给端清理将导致运价中枢上移并加剧波动性,吨海里需求增长和供给刚性是核心支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