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剧本化
icon
搜索文档
开大劳、住豪宅,炫富网红扎堆演“破产”,哭一场清货 2000万?
36氪· 2025-10-23 12:19
行业趋势:从炫富到哭穷的内容转变 - 网红内容创作风向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展示豪车、奢侈品等炫富内容,转变为公开叹气、掉泪、诉说创业艰难和库存压力的哭穷日常 [1][4] - 在流量经济时代,故事的真实性并非首要,关键在于叙事能否引发观众共鸣并获得流量 [1][4] - 这种哭穷套路正形成一种新趋势,相较于炫富内容风险更低,且更容易获得观众心疼并促进下单 [30] 案例分析:澳门Coco姐的哭穷营销 - 澳门Coco姐作为抖音男装带货头部主播,哭诉被合伙人欺骗,背负2000万债务并积压20多万件库存,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1][5] - 尽管声称亏损3000万,但其近30天内直播13场,销售额估计在2500万至5000万之间,引发对其哭穷真实性的质疑 [12] - 其带货模式具有强烈反差感:以奢华形象(全身大牌、劳斯莱斯出镜)推销低价商品(如1.9元牙膏、8.8元两条内裤),并擅长运用“女王”人设和喊麦式台词营造戏剧张力以吸引观众 [12][15] - 该案例面临多重经营风险,包括与合伙人的财务及法律纠纷(涉及解约违约金),以及过往商品(如8.8元虫草内裤)因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引发的争议 [8][15] 案例分析:其他网红的哭穷现象 - 网红四川“芬达”声称月收入仅6.8万元,但被曝光使用路虎行政版汽车,其单小时直播打赏收入约为1025元 [17][19] - 抖音网红“大叶子”哭诉月收入不够交电费,但其别墅占地1000平米,装修花费8000万,年度电费高达40多万,最终因内容不实遭平台封禁 [20][23] - 初代网红韦雪在直播中声称“2000块都快掏不出来”,但据爆料其单产品带货销售额可超200万,总收入超过9亿,其哭穷行为更被视为一种娱乐手法和维持粉丝黏性的策略 [26][28] 行业趋势:向真实与真诚的内容回归 - 随着监管趋严和用户辨别能力提升,过度剧本化的哭穷卖惨内容效力减弱,用户对真情实感、真实生活的内容需求上升 [31][41] - 以“鸡排哥”为例,其因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在特定时间为学生提供折扣鸡排的真实故事而走红,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坚持所带来的感染力 [31][32][34] - 网红李福贵通过记录无滤镜的乡村货郎生活并进行短视频带货,实现月收入二三十万,并自掏腰包2万多元组织46位老人旅游,其内容以真实和温度打动用户 [34][36] - 网红李维刚以持续进行慈善行为(如高价收购困难学生鱼塘并额外资助学费)获得用户认可,其“赔钱生意”反而建立了深厚的信任 [38][40] - 行业进入“去泡沫化”阶段,竞争核心从比拼谁更惨转向比拼谁更真实,信任成为稀缺品和关键竞争力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