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参与式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博物馆喊年轻人“做文创” 拉满情绪引领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5-17 12:04
博物馆文创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文创从基础产品迭代升级至"立体文创",经历"基础文创""五感体验""动态文创"等阶段,河南博物院已推出49款动态文创产品[2][13] - 行业共识认为文创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通过手工体验、研学活动等链接公众,形成"参与式博物馆"模式[2][6] - 文创价值核心转向"人的连接",让观众成为文化传承共创者,而非单纯追求销量[3] 非遗体验与手工制作创新 - 中国非遗馆开设15个常设体验项目,如草编蜻蜓冰箱贴、流沙笺团扇制作等,兼顾实用性与原汁原味传统技艺[6][12] - 手工制作强调独特性与情感价值,如浙江省博物馆的陶瓷修复体验让参与者留存带有瑕疵的"独一无二"作品[7][8] - 苏州博物馆推出"苏博夜校",面向成人开设书画装裱、洒金烧箔折扇等课程,单次课程含40分钟展厅讲解与手作环节[9][12] 现象级文创产品案例 -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2019年推出后线上线下卖断货,内含青铜器、玉器等微缩仿制品,带动游客主动探究文物故事[13] - 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毛绒玩具、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等产品形成年度现象级爆款[13] - 考古盲盒走红后推动周口市博物馆"百忍图赞"石碑从仓库移至展厅,实现文物价值再发现[13] 年轻群体消费与教育创新 - 25-35岁群体通过文创满足美育需求,如定制云锦帆布袋、苏州丝绸博物馆个性化刺绣礼品等[9] - 博物馆设计符合年轻人逻辑的互动形式,如展厅剧本杀、夜校课程等,单次课程参与时长可达3小时[6][16] - 河南博物院通过沙龙活动引导年轻群体理解文物内涵,如针对考古盲盒推出钱币文化分享会及钱币巧克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