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融双促
icon
搜索文档
双融双促”,打造高校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新华日报· 2025-10-28 04:23
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融合的核心观点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三者的集中交汇点,其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1] - 推动党的建设与学科建设从“物理叠加”走向“双融双促”的“化学反应”,是打造驱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的关键 [1] - 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旨在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栋梁之才 [9] 党建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 - 强化政治引领,校准学科发展定盘星,高校党委应发挥把方向、作决策、保落实的核心作用,确保学科发展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急需和区域发展紧缺 [2] -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引导学科团队深刻领会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科技前沿趋势 [2] - 在学科规划制定、重大平台布局、重点研究方向选择上,党委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研判 [2] 组织建设与人才队伍锻造 - 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政治强、业务精的学科领军人才或骨干教师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实现党建和业务头雁合一 [2] - 推动党支部设置向重大科研项目组、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延伸,确保中心工作开展与党的组织覆盖传导贯通 [2] - 在重大科研攻关、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党员专家的先锋模范作用 [2] 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 - 党的建设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以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构建大思政格局 [3] -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挖各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打造一批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3] - 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担任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班主任,在学术指导和思想引领上实现双导双促 [3] 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战略意义 - 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旨在确保高校将学科发展力量精准汇聚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 [4] - 当前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高校作为三者的关键交汇点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4] - 融合是破解部分高校党建与学科融合实效性不足、学科建设片面追求量化指标等发展难题的关键路径 [4] 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 -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推进格局,将党建与学科建设的融合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纳入整体规划 [6] - 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动,院系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6] - 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方案、考核评价体系时,同步考虑党建目标要求,确保两者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6] 融合载体与平台创新 - 创新融合载体,搭建协同赋能平台,打造党建+学科的特色品牌活动,如建立专家党员先锋服务站 [7] -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促进跨学科、跨院系的党员教师协同创新 [7] - 建设集党建活动、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营造浓厚融合氛围 [7] 评价激励与人才引育机制 - 优化评价激励,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建立更加科学、多维的评价体系,将参与党建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在高端人才引进中强化政治把关和思想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的长效机制 [8] - 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既配备业务指导导师,也配备政治素养和师德培育导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