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叙事
搜索文档
比爱更难的是,普遍存在着的“被爱的不耐受”
虎嗅· 2025-10-20 20:54
"牺牲者也要反思吗?" 近期上映的电影《爱的暂停键》给观众带来某种情感层面的不适。电影中二婚四娃、无力专注工作的女主角 Maria,在婚姻与育儿的琐碎中独自挣扎,去 趟超市都状况百出,还因银行余额不够窘迫到打电话借钱付款。 她感觉自己付出了所有,却换来了丈夫的疏远,指责她有"情绪管理问题";两个大孩子对母亲疏于照料而不满,不愿忍受她的坏脾气,宁愿搬走和她的前 夫生活。 当丈夫最终提出离婚时,她的世界崩塌了——"明明该感到委屈的人是我啊,我什么都牺牲了!" 直到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也负有责任"。她早已深陷于一种"受害者叙事"而不自知,她常常使用情绪暴力绑架亲人,会通 过让丈夫产生"内疚"来控制他不要离开自己。 在女主身上,很容易看到我们周边不少人的影子。 电影看似是一场婚姻矛盾,实则是女主从"怨妇"到觉醒者的内在成长。 故事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此。这呼应着电影的英文名"Loveable",比爱更难的是,普遍存在着的"被爱的不耐受"——正如热评所言"从未被真正爱过的 人,一生都在试图证明爱的不可靠。" 在媒体采访中,导演莉莉娅说,"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她倾向于去扮演亲密关系中的受害者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