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变相高息揽储
icon
搜索文档
某银行年利率4.2%的3年定存将“提前兑付”?多位客户称收到通知,客服这样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08 19:25
亿联银行存款产品争议 - 社交平台流传亿联银行将提前兑付"3年专享款"存款产品 客户称若提前兑付将损失近1年利息[1][3] - 该产品综合年利率达4.2% 由2.95%基础利率和1.25%学习奖励利率构成[4] - 银行客服否认提前兑付传闻 称如有调整会通过公众号公告[1][3] 存款产品利率结构 - 学习《存款保险条例》奖励利率非固定 不同产品奖励利率从1.25%-2.15%不等[4] - "好亿存32天"综合年利率3.6% "得亿存专属366天"综合年利率3.8%[4] - 奖励利率通过第三方湖南诚盛德以"合作费"形式发放 需签署灵活用工协议[6] 第三方合作模式 - 湖南诚盛德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等 由两家科技公司共同持股[6] - 该第三方2022年曾为亿联银行提供红包发放服务[7] - 分析师认为该模式存在变相高息揽储和规避利率监管嫌疑[8][9] 行业监管背景 - 2023年4月监管明确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10] - 辽宁振兴银行曾通过第三方"伙伴助力计划"提升利率至4.5%-4.8% 后因合规要求终止[10] 亿联银行经营状况 - 2020-2023年营收从15.67亿元降至10.65亿元 净利润波动较大[12] - 2024年营收微增2%至10.91亿元 但净利润亏损5.9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达14.71亿元[1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408.22亿元 较年初下降21% 贷款余额降27.55%[12] - 存款余额277.71亿元 较2023年末降14.73% 个人定期存款降9.51%[13] - 个人定期存款占比超84% 在利率下行周期加重银行息差压力[13]
独家|亿联银行陷3年定存“提前兑付”风波,高息存款背后疑存“第三方加息”
第一财经· 2025-07-08 18:36
亿联银行存款产品事件 - 社交平台流传亿联银行将提前兑付"3年专享款"存款产品,多位客户表示收到电话通知,但客服予以否认 [1][2] - "3年专享款"存款产品综合年利率高达4.2%,其中2.95%为产品原年化利率,1.25%为学习《存款保险条例》奖励年利率 [2] - 该行其他存款产品也叠加学习《存款保险条例》奖励,如"好亿存32天"综合年利率3.6%,"得亿存专属366天"综合年利率3.8% [3] 第三方加息模式 - 学习《存款保险条例》奖励需签署协议,甲方为湖南诚盛德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收益以"合作费"形式发放 [4] - 湖南诚盛德曾为亿联银行提供红包发放等服务,2022年就出现在一键转存活动中 [4][5] - 分析师认为这种第三方加息模式存在变相高息揽储嫌疑,可能为规避存款利率监管 [5] - 类似案例发生在辽宁振兴银行,通过北京尼客科技"伙伴助力计划"将3/5年期产品利率提升至4.5%/4.8% [6] 亿联银行经营状况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从15.67亿元降至10.65亿元,净利润从2.2亿元波动至1.4亿元 [7] - 2024年收入10.91亿元(同比+2%),但净利润亏损5.9亿元,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达14.71亿元(同比+193%) [7] - 2024年末资产总额408.22亿元(较年初-21%),贷款余额降27.55%,个人贷款降28.58% [7] - 负债总额379.66亿元(较年初-21%),存款余额277.71亿元(较2023年末-14.73%),个人定期存款降9.51% [8] - 个人定期存款占比超84%,在LPR快速下调背景下加重银行息差压力 [8]
定存5万元就能获得Labubu盲盒?银行擦边揽储被叫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2 08:35
泡泡玛特IP Labubu热度与银行营销活动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近期热度持续飙升,多地出现"一盒难求"的盛况 [1] - 平安银行部分分行推出存5万元定期赠送Labubu盲盒的营销活动,吸引大量潮玩爱好者关注 [1] - 活动规则为新客户存入5万元以上定期6个月起步可获得Labubu1.0或2.0系列盲盒,加办信用卡可直接获得3.0系列 [1] - 5月和6月是银行存款到期集中时间,今年银行存款利率走低,银行揽储压力增大 [1] - 社交平台上多地网友希望本地银行推出类似活动,Labubu被戏称为当代年轻人的"鸡蛋" [1] 监管政策与合规问题 - 长三角地区金融监管部门重申禁令,要求银行立即停售违规产品并在2025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2] - 2018年规定明确禁止通过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监管部门多次重申相关规定 [4] - 将Labubu盲盒价值折算后,相当于3个月5万存款的年化利率约为2.27%,高于当前银行普遍1%-1.5%的3个月定存利率 [4] - Labubu在二手平台溢价明显,实际获得的收益更高 [5] 行业影响与专家建议 - 商业银行"内卷"严重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度较大,影响调控效果 [5] - 业内人士担忧"礼品竞赛"会抬高全行业揽储成本,破坏基于服务质量的良性竞争机制 [5] - 专家建议银行通过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吸引客户,而非赠送礼品 [5] - 银行应做好支付结算、代理金融等沉淀业务扩大存款来源 [6] - 中小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压降负债成本 [6]
合规闸门收紧!有地方监管严禁银行通过送实物、加息券揽储
北京商报· 2025-06-09 21:15
监管政策收紧 - 地方监管部门近期明确多项禁止性规定,要求银行在2025年底前稳妥退出违规揽储业务 [1] - 监管禁令覆盖范围广泛,包括禁止手工补息、发放加息券、赠送实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会员福利等 [1][3][4] - 对于手工补息和发放加息券,监管要求存量业务在2025年底前有序退出 [3] - 对于实物赠送和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福利,相关产品需立即暂停发售,宣传物料需清理下架,存量业务同样需在2025年底前退出 [4] 违规揽储手段 - 手工补息是银行与大客户协商后,在正常利息之外额外补贴利息的隐蔽操作 [3] - 发放加息券通过手机银行App、官方网站等渠道宣传,可大幅提升存款利率 [3] - 赠送实物礼品从传统的米面粮油扩展到潮玩盲盒等热门IP产品 [4] - 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为存款客户提供会员权益等福利 [4]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揽储压力增大,储户资金流向理财、基金等高收益领域 [5] - 中小银行因品牌影响力和网点覆盖不足,更易采用"花式"揽储手段 [5] - 变相高息揽储会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导致市场利率信号失真和银行业负债成本上升 [6] - 监管政策收紧将促使银行回归业务本源,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吸引储户 [7] 银行应对策略 - 银行需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定价策略 [7] -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揽储行为的合规管理 [7] - 聚焦产品供给质量提升,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7] - 拓展营销思路,通过多元化策略实现业务扩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