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盲盒

搜索文档
在非洲动漫展遇见中国潮玩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6:59
目前,Labubu毛绒玩偶在南非售价为699兰特(约40美元),低于网络炒作价格。展会期间,皮莱采取"配 货"销售策略:消费者需同时购买泡泡玛特其他产品,才能搭配购买Labubu毛绒玩偶。没买到的消费者 则可在其官网登记,进入等候名单。 "Labubu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玩具,缺货在所难免。"皮莱说,公司还引进了其他两款替代产品,以满足粉 丝需求。 早在4月于开普敦举行的非洲动漫展举办前,皮莱就意识到Labubu在亚洲的火爆,想把它带入南非市 场。这一尝试大获成功,他当时在开普敦就售出了2000只Labubu。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8月31日电(记者孙翔)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2025年非洲动漫展上,中国潮玩 Labubu成为热销单品。在28日至31日的展会期间该玩偶每日限量发售,依旧吸引大批粉丝排队等候。 南非女性朱莉安(Julie-Anne)在中国潮玩展台前驻足许久,不断掂量盲盒重量,试图判断款型。她最终 购买了两个Labubu盲盒,并与儿子一同拆盒。母子俩都觉得抽到的款型"非常可爱"。 朱莉安回忆说,她第一次接触Labubu是在日本旅行期间,如今能在约翰内斯堡本地买到正版产品让她 格外开心。 让Labubu进入 ...
从潮玩IP到全球印钞机,Labubu这波造富神话能延续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8-31 18:13
泡泡玛特产品需求 - Labubu毛绒玩偶零售价99港元但二级市场转手价达600港元 溢价超过500% [3] - 保险代理人为获取产品以每日500港元报酬雇佣专人采购 反映供应短缺与市场需求旺盛 [3] - 客户收到产品时出现兴奋尖叫反应 显示产品具有高情感价值与用户黏性 [3] 礼品市场消费行为 - 时尚奢侈品(古驰围巾、蔻驰腕表)传统上被用作高端客户礼品 [3] - 潮玩品类(Labubu盲盒)近期成为头部客户礼品首选 显示消费偏好转向新兴潮流商品 [3] - 产品缺货现象普遍 所有消费者急于获取最新款式 体现饥饿营销策略有效 [3]
巴菲特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6 12:34
半导体与科技产业 - 特朗普政府可能入股英特尔以支持其扩大国内制造业 计划可能帮助巩固俄亥俄州拟建的工厂集群 但该计划已多次推迟[2] - 三星电子上半年DRAM内存市占率从去年41.5%降至32.7% 下滑8.8个百分点 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占率从2023年50.1%降至2024年39.9%[10] - 华为推出MatePad 11.5 S平板 售价2199元起 配备超清护眼云晰柔光屏 可减少99%环境干扰光[13] 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 - 可灵AI开启首尾帧功能内测 解决AI视频生成中转场生硬和文本响应不足问题 提升视频一致性和稳定性[4] - 中国生成式AI相关网络硬件支出将从2023年65亿元增加到2028年330亿元 2024年下半年大模型商用落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12] - 宇树科技机器人H1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比赛获第一名和第三名 公司聚焦算法微调与性能突破[8] 金融市场与投资动态 -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 新进建仓联合健康 纽柯钢铁及地产股Lennar A类股等[5][6] - 特朗普家族控股的美国比特币公司正寻求收购日本上市公司 可能进军香港市场 以增加比特币业务[9] 消费与娱乐产业 - 《浪浪山小妖怪》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 超过《铃芽之旅》等日本动画作品[3] - 海关查获侵权"Labubu"盲盒1992个 货物涉嫌侵犯泡泡玛特商标专用权[11]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月末为76486万平方米 较6月末减少462万平方米 连续五个月减少 1-7月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9.4% 但降幅连续五个月收窄[7] 政策与行业规范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指南》征求意见稿 旨在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14]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16
品牌情绪价值与消费者行为 - 品牌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可建立消费者身份认同并获取溢价 如奢侈品和盲盒案例中Labubu隐藏款被炒至4600元 联名款达30000元以上 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消费者为情感满足设立"心理账户" 愿为超出实用价值的情绪体验付费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 [2] - 星巴克消费者转向Manner因环保折扣 三顿半通过咖啡味觉地图和文艺定位吸引特定客群 体现情绪价值与经济价值联动 [1] 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模式 - 日本实体零售业转型体验消费 草莓按颗销售 苹果印祝福语 果园认养等模式让农产品成为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剧场 稻田艺术 童话主题农庄等创新形式将农业与文旅结合 消费者为故事付费 [3] - 虚拟情绪商品走红 如"0.01元爱因斯坦脑子"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438亿次 电子木鱼 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心理寄托 [3][4] 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路径 - 盲盒通过隐藏款设定 收集乐趣和拆盒惊喜感构建情绪价值体系 形成二级市场溢价 [2] - 二次元周边"谷子"从小众走向主流 徽章 立牌等商品推动排队打卡潮 显示情绪消费市场潜力 [4] - 品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心理 如环保 文艺 孤独感等情绪触点 实现差异化突围 [1][4] 行业趋势与案例 - 2024年品牌倒闭注销数量创14年新高 情绪价值成为红海市场竞争关键 [1] - 可口可乐 耐克等传统品牌已长期布局情绪价值 新兴品牌需创新表达方式 [1] - 即时满足型产品如捏捏乐 减压魔方通过刺激多巴胺分泌占领解压市场 [4]
为什么30岁了,我觉得自己还没长大?
虎嗅· 2025-08-04 19:42
成人儿童化(Kidulting)趋势 - 小红书"大人也要玩玩具"话题浏览量超过165亿次,显示成人玩具消费热潮[3]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盲盒成为年轻人"花几百块买的快乐"代表产品[3] - 迪士尼、三丽鸥、jellycat等传统儿童品牌正被成年消费者大量收藏[4] - 过去五年玩具市场中成年消费者占比持续攀升[4] 行业消费特征 - 60%的Z世代认为"玩具比社交更解压"[10]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指出玩具满足成年人"莫名其妙的孤独"和"精神满足感"[12] - 毛绒玩具被称为"年轻人的精神奶嘴",充当办公场景的"情感锚点"[9] - Labubu因"够怪"特质爆火,反映年轻人拒绝正经严肃的消费心理[33] 市场驱动因素 - 2021年全球41%人群每天承受巨大压力,推动怀旧消费需求[16] - 2023年研究显示近半数人通过怀旧活动寻找心灵寄托[17] - 经济下行和阶层流动收窄促使年轻人延迟承担成人责任[24] - 买房、成家等传统成人标志变得难以企及,催生替代性消费[25] 用户行为分析 - Z世代通过"扩展式青春"将关注重心转向内部精神世界[23] - 年轻人主动选择不婚不育、全职儿女等方式延迟成人责任[25] - "对小孩子太幼稚,对28岁刚刚好"成为流行消费宣言[32] - 玩具消费被视为对抗"角色困扰"的心理调节手段[30][31]
解锁友谊存单 | 时光礼盒、Labubu盲盒、独家好牌等你来抽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25 13:47
活动概述 - 公司策划「长持抽好运」活动 旨在致敬长期持有者的信任与耐心 通过抽奖形式回馈持有人 [1] - 活动规则简单 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抽奖 持有人100%有奖 长期持有者享有额外抽奖机会 [1][3] - 活动时间截至2025年7月31日 强调长持Buff专属福利 错过需等待一年 [10] 抽奖机制 - 基础抽奖机会为1次 持有时间越长额外机会越多 持有1年+1次 3年+2次 5年+3次 [4] - 分享给好友可再获得1次抽奖机会 最高可解锁4次抽奖机会 [4][5] - 活动设置"长持Buff"机制 持有时间与抽奖机会直接挂钩 体现"友谊存单"概念 [3][4] 奖品设置 - 时光礼盒包含普洱 陈皮 沉香 陈醋等具有陈年价值的物品 象征历久弥珍的友谊 [8] - Labubu盲盒为泡泡玛特爆火IP 属于限量稀缺潮玩 具有收藏价值 [8] - 独家定制「友」手好牌 每张牌包含基金知识点 兼具娱乐性和知识性 [9] 活动推广 - 鼓励用户在讨论区展示抽奖次数 营造互动氛围 [5] - 建议用户点赞+推荐以便快速找到活动入口 提倡与朋友共同参与 [12] - 强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理念 通过社交分享扩大活动影响力 [12]
王宁对周杰伦可能有些误解
虎嗅APP· 2025-07-12 17:27
港股三姐妹的崛起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被称为"港股三姐妹",在资本市场拥有大量拥趸和概念股 [1] - 蜜雪冰城2025年3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后不到两个月股价翻番,上市全天成交额达43.3亿港元,市值超千亿港元 [4][10] - 泡泡玛特2020年底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2025年6月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首富 [4][9] - 老铺黄金2025年宣布要打造中国古法黄金第一品牌和世界黄金第一品牌 [4] 创始人与创业历程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毕业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广告学专业,2010年在中关村欧美汇开第一家潮流杂货店 [7]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来自河南农村,最初创业资金是奶奶攒下的300元钱 [3][12] - 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曾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1995年创办旅游公司积累原始资本 [10] - 2012年泡泡玛特获得麦刚200万元天使投资 [1][9] - 2016年是三家公司关键转型年:泡泡玛特转向潮玩IP、蜜雪冰城解决内部管理问题、老铺黄金独立黄金业务 [13][16][18] 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2016年签约设计师王信明获得Molly独家IP授权,7月推出首款molly星座系列盲盒天猫预售首日销售额逼近45万元 [13][14] - 蜜雪冰城2024年9月30日数据显示57.2%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市场门店超2.3万家 [22] - 老铺黄金定位高端奢侈品市场,采用一口价策略,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 [18][22] - 泡泡玛特累计签约200多位全球顶尖设计师艺术家,建立多元化IP矩阵 [14] - 蜜雪冰城2018年推出品牌IP"雪王",同年开启全球化在越南河内开业 [18] 行业趋势与市场反应 - 新消费被定义为"精神甜品",提供情绪价值成为重要卖点 [4] - 泡泡玛特Labubu IP爆火,盗版产品出现在伦敦街头,验证成人玩具市场需求 [21] - 老铺黄金排队赠送依云矿泉水,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22] - 泡泡玛特2025年6月股价一度冲上283.4港元峰值,后一周内市值蒸发数百亿元 [23] - 三家公司都经历了从草根到成功的转变,符合市场对白手起家故事的期待 [3][12]
Labubu如何以“日本人的玩法”打败日本人?
虎嗅· 2025-07-07 12:06
Labubu在日本市场的火爆现象 - Labubu盲盒在东京泡泡玛特快闪店一售而空,二手平台价格从3000日元炒至10多万日元(约5000元人民币),涨幅达30倍[1] - 传播路径为中国→泰国(Lisa影响)→欧美(明星效应)→日本,5月末热度蔓延至日本[1][2] - 日本消费者因明星效应和潮流追逐加入购买热潮,泡泡玛特限购策略引发社交平台热议[2] 日本潮玩文化背景 - 扭蛋文化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价格低廉(5-25元人民币)且具随机性,秋叶原扭蛋会馆有超500种扭蛋机[3] - 抽卡机制从《Fate/Grand Order》等手游延伸至线下,盲盒模式与扭蛋文化本质相似[4] - 日本限定文化盛行,从季节性食品到地域特色商品均有限定款[5] 中国潮玩的竞争优势 - Labubu设计融合爱尔兰妖怪文化与独特"丑萌"感,每月上新保持新鲜度[10] - 泡泡玛特2020年东京快闪店首发200个限定款7分钟售罄,2022年东京门店开业再引发抢购[9][10] - 供应链打样速度快,采用"线上销售+线下直营"全球化模式[10] 中国IP出海案例 - 除Labubu外,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通过日本记者"义墩墩"走红日本[10] - 中国潮玩完成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转型,精准捕捉日本消费者对限定品的需求[11]
视频丨labubu价格雪崩,盲盒泡沫这么快就破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1:47
市场动态 - 泡泡玛特在6月18日下午3点突然向市场投放500万颗Labubu盲盒,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2] - Labubu整盒回收价从2800元暴跌至650元,跌幅达76.8% [2]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000多元跌至2000多元,跌幅约50% [2] - 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曾拍出108万元天价 [2] - 目前闲鱼平台滞销盲盒堆积,近60%市场参与者看跌Labubu [3] 产品热度 - Labubu 3.0发售时引发全球抢购:美国消费者凌晨排队,英国发生抢购冲突,韩国暂停线下销售 [2] - 产品获得贝克汉姆、蕾哈娜等明星公开晒图支持 [2] - 原价594元的盲盒被黄牛炒至2800元,溢价371% [2] - 联名款原价599元,转手价达24倍 [2] 市场机制 - 通过限量供应制造稀缺性,推高产品价格和用户情绪 [5] - 黄牛将热门IP包装成"理财产品",营造转手即赚的假象 [5] - 粉丝被"限量""绝版"概念影响,将潮玩视为投资品而非玩具 [5] - 官方补货打破游戏规则后,市场价格失去支撑 [5] 行业分析 - 潮玩价格过度上涨主要依赖炒作而非产品本身价值 [5] - 市场运作模式与历史郁金香泡沫相似,属于击鼓传花式金融游戏 [5] - 产品实际成本仅几十元,生产技术门槛低 [5] - 潮玩市场依赖稀缺性、炒作和圈层经济构建的虚拟价值链 [5] - 供应量增加或接盘者减少都会导致泡沫破裂 [5]
24亿人撑起全球电商40% GMV,这届年轻人到底在买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46
Z世代消费趋势 - Z世代消费逻辑转向情绪和身份认同,而非实用功能,24亿全球人口占比32%[1][2] - 电商平台需适应Z世代"既买也讲"的双重角色,TikTok Shop等新兴平台成为主要阵地[4] 核心消费品类特征 潮玩行业 - 泡泡玛特75%消费者为18-29岁人群,海外Z世代占比65%,复购率高出其他年龄层42%[6] - Labubu盲盒TikTok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71%消费者优先考虑情绪表达而非收藏价值[6] 彩妆美妆行业 - Z世代将彩妆转化为表达型消费,超50%愿为个性配色支付溢价,TikTok内容以情绪感为主导[8] - 品牌通过KOC共创和个性化挑战(如Judydoll)增强用户参与感[8] 饰品与快时尚 - Statista报告显示超半数Z世代偏好"小件多变"配饰,SHEIN等平台搜索主力为18-25岁人群[9] - 饰品成为"活态标志",用于日常状态表达和线上身份刷新[9] 出海策略关键 产品设计导向 - 58%Z世代优先选择"好晒"商品,产品命名需含情绪元素(如Flortte唇釉系列)[11][12] - 泡泡玛特通过TikTok测试新品热度,Skullpanda系列因契合"躺平文化"实现60%复购率[16] 内容营销创新 - YOÜ品牌借斋月许愿视频引发UGC共创,MyMoonWish话题带动用户二次创作[14] - 供应链需转向"看话题补库存"模式,快速响应热梗和情绪变化[17] 行业变革方向 - 消费决策链从"人找货"转为"货找人",品牌需预留用户表达空间而非单向输出卖点[13][14] - 爆款生命周期缩短,要求SKU丰富度和反应速度同步提升[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