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乘共赢
搜索文档
2025年了,网约车还敢高抽成?这位博主做了100单实测
观察者网· 2025-10-29 16:36
网约车平台实际抽成比例 - 博主实测100单显示,当日即时平均抽成比例为20.7%,但计入司机月度奖励等补贴后,100位司机8月平均抽成降至16.1% [3] -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实测的全部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为15.3%,九成司机月均抽成低于20% [4] - 实测数据与滴滴2024年公布的平均14%的抽佣数据较为接近,远低于坊间流传的30%-40%的比例 [3][4] 抽成比例认知偏差与原因 - 71.8%的司机在问卷中高估了自己的抽成比例,超三分之一司机误认为月均抽成高于25%,但实际数据验证显示768位司机中仅1人月均抽成超过25% [4][15] - 认知偏差源于奖励补贴零散到账且未逐笔核对,司机仅以乘客支付与自身到手金额差额计算,导致体感抽成高于实际 [15] - 司机对平台透明账单功能使用频率低,尽管77.7%的司机知晓该功能,但55.6%的司机并不经常查看或不了解抽成账单展示 [16] 动态抽成机制与市场调节 - 平台抽成非固定值,由算法根据供需关系动态调整,平峰期或冷门区域订单少时抽成比例相对较高,高峰期与热点区域运力紧张时平台降低实际抽成以激励司机 [6][7] - 实测显示,同一路线高峰期即时平均抽成仅17%,平峰期则高达28.9%,差距近12个百分点 [7] - 长距离订单平台适度让利,5笔180元长单当日即时平均抽成仅16.25%,远低于5笔30元短单28%的平均抽成 [10] 平台补贴与负抽成现象 - 平台通过补贴撬动订单量,出现"负抽成订单",即司机实收高于乘客实付,例如一笔订单乘客实付11.12元,司机实收12.7元,抽成比例为-14.21% [12] - 奖励和补贴按周或按月零散到账,而非现结,导致司机难以在订单完成第一时间感知全部收入 [12] - 例如一位司机8月跑单590笔,乘客实付19529.61元,若不计算1942.03元的奖励补贴,抽成比例为22%,计入后则降至12.2% [12] 行业政策背景与平台实践 - 交通运输部2022年开展抽成"阳光行动",要求平台公开计价规则,实时显示抽成比例,最高抽成不超30% [3] - 2023年发布工作方案,要求网约车平台在当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降低过高抽成比例上限有关工作 [3] - 滴滴平台将抽成所得利润很大部分投入再分配及改善司乘体验,例如今年4月追加20亿元,其中10亿用于补贴司机,10亿用于补贴乘客 [18] 行业生态与长期发展 - 网约车平台生意本质是撮合交易,核心是让司乘双方受益,传统出租车行业司机每天需固定缴纳170-550元管理费,折合抽成比例达30%以上,而网约车司机月度平均抽成仅16%左右 [17] - 滴滴已连续十个季度保持订单两位数增长,表明其生态韧性获得商业验证 [20] - 平台通过线下布设实体站点等方式,将线上叫车服务延伸至线下可感知位置,致力于构建司乘企三方共赢的健康行业生态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