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生态危机治理

搜索文档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新华社· 2025-06-15 15:41
咸海生态危机现状 -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积已缩小90%以上,形成5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漠 [1] - 生态危机导致水资源短缺、沙尘暴盐尘暴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被联合国称为"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 [2] - 干涸湖床土壤盐碱度升高,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叠加影响中亚国家生态经济 [2] 中乌合作治理措施 - 中国科研团队带来盐生植物种子(盐角草、盐穗木等十余种)和光伏技术,用于盐碱地治理和生态恢复 [1][2] - 已运输1.5吨盐生植物种子至塔什干,筹备共建盐生植物园 [4] - 实施"光伏+生态"项目,包括滴灌系统、光伏发电灌溉、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 [4][7] 技术应用成效 - "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项目使棉花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同时降低成本和用水量 [7] - 光伏自动反冲洗灌溉系统与盐生植物种植结合,形成综合治理示范 [7] - 乌方提出扩大试验区面积并建立长期合作,认可中国技术实效 [7] 合作意义与前景 - 合作被视为改善民生、增强信任的务实举措,有助于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 [8] - 联合科研项目(如节水棉田示范区)为咸海生态治理提供可复制方案 [2][7] - 乌方专家评价中国贡献"令人钦佩",强调绿色创新发展对区域未来的重要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