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搜索文档
投资收益快速增长 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生变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0
行业表现 -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资产总规模超过314万亿元,资产规模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26家银行营业收入与30家银行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1] - 34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上升,超20家银行投资收益对营收贡献度同比提升,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表现尤为明显 [1] - 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过100%,如光大银行(72.13亿元 vs 去年同期17.9亿元)、上海银行(65.46亿元,+118.8%)、青岛银行(10.28亿元,+6.72亿元) [3] 驱动因素 - 利率水平下移促使银行增加债券投资浮盈兑现和交易流转,同时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化也贡献收益 [4] - 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导致部分中小银行扩大债券投资,国债等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配置机会 [4] - 债券市场2024年牛市带来可观收益,但2025年一季度市场调整导致部分银行(如贵阳银行、厦门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下滑 [9][10] 收入结构 - 上海银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达48%,青岛银行占比25%,有效支撑营收增长(上海银行营收+3.85%) [3] - 利息净收入承压明显:42家银行中18家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3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长 [6] - 江苏张家港农商行利息净收入下降14.6%至7.75亿元,但投资收益(+45%)和手续费收入(+135%)拉动整体营收增长3.29% [7] 可持续性挑战 - 投资收益增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依赖债券市场利率走势和股票价格波动,未来不确定性较强 [11] - 银行需平衡AC账户和OCI账户配置以稳定收益,但政策约束和市场波动将考验主动管理能力 [11] - 部分银行已出现投资业务拖累业绩案例:贵阳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8.25亿元,厦门银行营收减少2.74亿元 [9] 战略调整方向 - 优化负债结构:光大银行推动存款分类管理,杭州银行加快高成本存款置换 [13] - 加强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科技、绿色、制造业贷款维持快速增长 [13] - 发展中间业务:拓展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提升零售资产质量 [13] -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注重RAROC和EVA理念,避免收益率倒挂,控制负债成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