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艺疗法
icon
搜索文档
耕耘都市菜园,收获开心农场(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阳台种菜消费趋势 - 社交平台"阳台种菜"话题讨论量超过270万条,浏览量近10亿次,反映都市人群对种植的高度兴趣 [1] - 消费者将自种蔬菜作为"社交货币",例如水培樱桃萝卜在朋友圈收获200多个点赞,种植行为兼具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阳台种植满足都市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具有"园艺疗法"功能,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1] 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 去年超5000万用户在电商平台购买蔬菜种子,销售额超8亿元,今年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 [2] - 日均超8万用户搜索"种菜箱(盆)"等产品,成交金额超200万元 [2] - 蓝莓盆栽因社交平台话题带动销量暴涨,家庭园艺用品搜索量持续攀升 [2] 种苗供应链发展 - 山东临沂蓝莓育苗基地数据显示,种苗需求是果实的10倍,基地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并提供浇水、施肥等全流程技术指导 [2] - 江苏沭阳宋庄村近九成村民从事蔬菜育苗产业,引进樟树港辣椒、黑珍珠番茄等高端种苗,去年单日最高发货量达30万单 [3] - 物流采用带土发货+季节防护(夏季加冰块、冬季裹保温棉),保障4天内到货鲜活度 [3] 产业经济影响 - 宋庄村蔬菜育苗产业带动周边30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 [3] - 电商平台推动家庭园艺设备升级,如多层立体水培塔、全光谱LED生长灯、鱼菜共生种植箱等产品实现种植智能化与空间高效利用 [3][4] 行业未来方向 - 专家建议开发私域空间(楼顶、阳台)自动种菜机等休闲园艺设备,推动家庭种植普及化 [4] - 城市景观设计可融入农业元素,发展都市景观农业,拓展公共空间的生态功能 [4]
“看看这些花儿,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北京建设疗愈花园需求迫切,难点在哪儿?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7:57
疗愈花园行业现状 - 北京海淀、昌平、密云等区已开始尝试打造疗愈型花园场景,但整体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 - 当前面临资金保障不足、配套措施欠缺、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公众认知度低且室内建造难度大[1] -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团队在昌平区泰康燕园养老院打造了600余平方米室内疗愈花园,中庭高度16米并采用玻璃顶解决光照问题[7] 典型案例分析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自2021年起引入园艺治疗,定期举办植物作画、干花制作等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4] - 金樱谷花园容纳近1400种植物,通过四季轮转的花卉设计实现疗愈功能,并探索出以设计服务反哺运营的商业模式[10][11] - 成都世园会"绿康园"项目通过五感刺激设计(颜色、气味、质感等)结合中医药植物实现康养效果[8] 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 - 《老年常见疾病园艺治疗》系统梳理25种慢性病的园艺治疗方案,填补国内医学与园艺交叉领域空白[13] - 开发减压园、失眠园、降糖园等专项疗愈空间,如降糖园利用黑松释放的萜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3] - 呼吁建立园艺疗愈学科体系,推动园林、医学、心理学跨学科融合,加强园林康养师人才培养[14] 政策与规划建议 - 提案将首都"七站两场"作为重点改造区域,打造兼具生态稳定性和疗愈功能的交通枢纽空间[12] - 建议新建建筑前置疗愈空间规划,从源头解决荷载、种植基盘等技术问题[12] - 推广在商圈、养老机构、学校等场所嵌入小型疗愈花园或康养角的模式[12] 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 - 都市人群心理健康需求催生自然疗愈场景,成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新方向[1] - "公园20分钟效应"验证短暂接触自然即可改善情绪,反映深度"用绿"需求正在萌芽[15] - 行业需从景观化向功能化转型,推动自然从观赏对象转变为日常疗愈载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