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00925)

搜索文档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上涨1.29%冲击3连涨,开源大模型获持续突破,北京建设“全球开源之都”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52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强势上涨1 21%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上涨1 29% 冲击3连涨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盘中换手7 89% 成交5873 55万元 [1] - 近3月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规模增长2 54亿元 份额增长2 10亿份 [1] 政策动态 - 北京推进打造"全球开源之都" 持续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构建高质量数据要素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开放 [1] - 开源技术吸引全球开发者和科技企业参与贡献 突破地域和机构限制 [1] 行业趋势 - AI应用渗透率提升和大模型成熟推动推理计算市场需求增加 带动ASIC芯片 PCB 铜缆 光模块等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1] - AI端侧产业链企业合作创新 供应链完善助力终端销量增长 [1] - 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回暖叠加AI产品创新 消费电子产业链增长潜力强劲 [1] 产品信息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选取30只科创板AI领域市值较大上市公司证券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管理费率0 50%/年 托管费率0 10%/年 处于行业同类产品较低水平 [2]
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8 04:14
花园城市建设规划 - 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建设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的花园城市 [1] - 朝阳区推动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园艺师"三师"联动,扩大公园周边绿地,为市民营造更多休闲健身娱乐空间 [1] - 温榆河公园二期主体工程计划于2023年9月对外开放,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部生态要素 [3] 滨水空间治理 - 坝河生态廊道已发展为产业聚集、生态涵养与国际交往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空间 [2] - 要抓好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做好通航设计,完善沿河步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 [2] -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统筹施工安全和防洪调度 [2] 公园建设与改造 - 日坛公园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家具设计管理水平,丰富体育健身、历史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 [1] - 温榆河公园要加快改善周边道路配套设施,建好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系统,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3] - 建立健全园区运营机制,开展露营、研学、体育、音乐等特色主题项目 [3]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绿道、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 [4] - 推进全域绿化彩化立体化,打造色彩斑斓、生物多样的城市景色 [4] - 抓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和修复,加强精华片区建设 [4] 科技与产业发展 - 加强新优植物品种选育,丰富景观植物种类,打造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 [5] - 结合立体绿化、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新型材料,推动园林设施绿色低碳发展 [5]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公园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更多科技场景 [5] 产业融合与消费 - 推进花卉园艺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形成花卉消费新时尚 [5] - 拓展育产加销产业链条,推动种苗繁育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5] - 推动花卉事业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结合花事活动与研学科普、郊区旅游等 [5]
“看看这些花儿,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北京建设疗愈花园需求迫切,难点在哪儿?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7:57
疗愈花园行业现状 - 北京海淀、昌平、密云等区已开始尝试打造疗愈型花园场景,但整体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 - 当前面临资金保障不足、配套措施欠缺、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公众认知度低且室内建造难度大[1] -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团队在昌平区泰康燕园养老院打造了600余平方米室内疗愈花园,中庭高度16米并采用玻璃顶解决光照问题[7] 典型案例分析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自2021年起引入园艺治疗,定期举办植物作画、干花制作等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4] - 金樱谷花园容纳近1400种植物,通过四季轮转的花卉设计实现疗愈功能,并探索出以设计服务反哺运营的商业模式[10][11] - 成都世园会"绿康园"项目通过五感刺激设计(颜色、气味、质感等)结合中医药植物实现康养效果[8] 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 - 《老年常见疾病园艺治疗》系统梳理25种慢性病的园艺治疗方案,填补国内医学与园艺交叉领域空白[13] - 开发减压园、失眠园、降糖园等专项疗愈空间,如降糖园利用黑松释放的萜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3] - 呼吁建立园艺疗愈学科体系,推动园林、医学、心理学跨学科融合,加强园林康养师人才培养[14] 政策与规划建议 - 提案将首都"七站两场"作为重点改造区域,打造兼具生态稳定性和疗愈功能的交通枢纽空间[12] - 建议新建建筑前置疗愈空间规划,从源头解决荷载、种植基盘等技术问题[12] - 推广在商圈、养老机构、学校等场所嵌入小型疗愈花园或康养角的模式[12] 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 - 都市人群心理健康需求催生自然疗愈场景,成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新方向[1] - "公园20分钟效应"验证短暂接触自然即可改善情绪,反映深度"用绿"需求正在萌芽[15] - 行业需从景观化向功能化转型,推动自然从观赏对象转变为日常疗愈载体[16]
北京建设“种业之都” 肉鸭等物种育种优势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2:49
北京种业发展现状 - 北京共有7个优势物种处于世界领跑水平包括肉鸭、蛋鸡、西甜瓜、杂交小麦、甜糯玉米、白菜、宫廷金鱼 [1] - 10个物种处于国际并跑水平 [1] - 番茄、黄瓜等4个物种处于跟跑水平 [1] - 2021年北京自主选育沃德188白羽肉鸡新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1] - 峪口禽业蛋鸡出口中亚、非洲 [1] - 大北农大豆性状产品落地南美 [1] - 中农发、博收、京研益农等企业的品种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广种植 [1] 北京生物育种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的西瓜、玉米DNA指纹库 [1] - 北京育种发明专利数量全国第一 [1] - 合成生物取得突破 [1] - 启动建设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启动建设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 [1] - 启动建设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 [1] 种业大会相关信息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2] - 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携手举办 [2] - 主题为"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 [2] - 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10场平行论坛及多项专题活动 [2] - 推动京津冀在品种培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 - 邀请国际组织代表、院士专家以及全球头部企业负责人参会 [2] - 展示生物育种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和成果 [2]
北京建设双奥国际赛事名城 北汽男篮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5-23 08:31
球队成绩与竞技表现 - 北京北汽男篮获得2024-2025赛季CBA联赛亚军,创造球队10年来最好成绩[1] - 球队在2014-2015赛季后9个赛季中8次进入季后赛,但此前仅1次闯入半决赛,未进入总决赛[3] - 2024年休赛期引入周琦、陈盈骏等强援,曾凡博成长为俱乐部自主培养的国手级球员[3] - 常规赛战绩32胜14负排名联盟第3,曾凡博入选国内球员第一阵容并获最具进步球员,陈盈骏入选第二阵容,周琦获月度最有价值国内球员[3] - 季后赛逆转北京控股,横扫山西汾酒,时隔10年重返总决赛[6] 赛事经济与商业运营 - 本赛季29场主场比赛吸引近30万人次观众,周边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其中主场环廊衍生品店销售额近200万元[9] - 策划"品牌之夜""分贝挑战"等现场活动,推出"北京篮球历史文化季·号码档案"品牌活动,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1500万[9] - 总决赛第5场电视端收视率达2.3%,网络直播单场观看人数均超百万[6] - 半决赛期间结合五一假期推出"赛事+"体验,激活首钢园区一站式观赛潜力[9] 球队文化建设与社会影响 - 北京市体育局肯定俱乐部在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中的贡献[1] - 累计邀请30名功勋球员参与互动,展出46个号码历史档案,强化球队文化传承[9] - 吸引北京国安、马龙、丁宁等体育界人士到场助阵,提升城市体育品牌影响力[9] - 俱乐部表示将持续发展赛事经济,助力北京建设国际赛事名城[10]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64,8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68,33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634,0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24,647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年内亏损为551,6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9,883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36,8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1,40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7.70分人民币,2023年为12.93分人民币[7] - 2024年摊薄每股亏损为7.70分人民币,2023年为12.93分人民币[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8.648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6.0348亿元或41.10%[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1.32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016亿元或43.40%[38] - 2024年集团资产贡献收入(扣除营业税)为864,864,000元,较2023年的1,468,336,000元减少603,472,000元或41.10%,毛利率从15.94%降至15.32%[39][40]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74,270,000元,较2023年减少41,370,000元或35.77%,毛利率从89.54%降至83.64%[41]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10,000,000元,较2023年减少14,950,000元或59.92%,毛利率从38.60%变为 - 95.53%[42]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626,470,000元,较2023年减少505,720,000元或44.67%,毛利率从 - 1.32%降至 - 3.79%[43]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38,160,000元,较2023年减少1,790,000元或4.48%,毛利率从67.21%增至73.66%[44]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42,200,000元,较2023年减少38,520,000元或47.72%,毛利率从56.42%降至36.21%[45] - 2024年商业地产收入73,760,000元,较2023年减少1,120,000元或1.50%,毛利率从84.76%降至81.74%[46]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154,160,000元,主要来自广州及上海物业[47]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55,767,000元,2023年为465,000元[4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9,820,000元,较2023年减少35,420,000元或64.12%[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融界数据获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202,876户,企业认证数7,164户,集合3173多家物流公司、16947多条物流线路和7000多家冷库[27] - 冻品e港V3.0商用版本、H5版本及APP版持续优化,实现线上注册、交易、支付一体化[27] - 2024年1月1日衢州农商城试行收取水果进门费,采用创新拍卖租赁形式提升租金水平[26] - 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及部委累计出台26项行业政策,同期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2%[3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万亿元,县乡消费占比提升至38.8%[34] - 2024年1 - 10月农产品出口额达826.6亿元,水产品出口量增长11%[34]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业务转型,淡化泛地产开发业务依赖并推动资产处置,推动食材产业链发展[34] - 公司计划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供应链平台[36] - 公司未来将减少对重资产的依赖和投资速度,探索食材产业链平台业务领域[37]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仓库平均出租率56.73%,2023年为60.09%[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仓库平均出租率34.95%,2023年为37.43%[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出租率73.36%,2023年为100%[18] - 截至2024年12月底,眉山东坡区仓库出租率59.56%[22] - 2024年通辽项目平均出租率84.32%,2023年为81.41%[18][22]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冷库仓储量约45,000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出租率为30.08%,二期拟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9,856平方米[24] - 青岛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15,352平方米,仓储量约8,000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冷库出租率达100%,合作经营期限十年[24] - 衢州通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约3000万人口,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4平方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批发交易区出租率79.78%、仓储服务区出租率75.00%、市场公共配套区出租率86.46%[2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2024年项目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3.19%[35] - 2024年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占其总投资的49.8%,公司保持柬埔寨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及投资国的地位[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年内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载于年报第5页主席报告[96]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5[96] - 以财务关键表现指标对集团年内表现分析载于第6 - 22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96] - 集团环境政策、与持份者关系、主要风险及法规遵守情况讨论载于年报第27 - 41页董事会报告[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完成嘉兴项目出售事项,录得5,577万元人民币出售收益[10] - 2022年完成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三项资产出售[15] - 2022年6月6日出售北京通州区项目90%权益,2023年8月10日出售余下10%权益[17] - 2023年10月10日完成厦门同安区、海南澄迈区项目出售[17] -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及青岛胶州约43万平方米项目在安排出售中[17] - 青岛胶州项目预计2027年一季度完工,总投资约7.6亿元[22]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7亿元[28] - 江苏常州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已售面积11,187.62平方米,租赁面积21,489平方米,二期预计需资金1.8亿元[29]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1466.78万平方米[30] - 衢州农商城一期建筑面积41,282平方米于2015年8月启用,二期一、二标段建筑面积153,856平方米于2017年11月启用,三标段处于设计图优化阶段[25]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朱莹莹2024年7月12日获委任为皓明董事,7月30日获委任为北控置业香港董事[79] - 萧健伟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2025年2月28日辞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月25日辞去皓明董事[80] - 方斌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7月12日获委任为皓明董事,7月30日获委任为北控置业香港董事,拥有超20年财务管理和企业管治经验[81] - 郑静富2023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2月28日辞任,2024年2月1日辞任CAQ非执行董事[83] - 葛根祥1997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资、财务及银行业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84] - 陈进思2011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物业相关领域拥有逾40年经验,2023年4月3日获委任为思城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李惠群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高级经济师职称,在银行及金融市场业务方面经验丰富[86]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将被呈交[93]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溢利及业务状况载于财务报表,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95] - 集团支持可持续发展,恪守环保法规,推动节能减排[97] - 年内集团无严重违反重大适用法律法规情况[98] - 集团重视与持份者关系,采取措施吸引激励员工、甄选供应商、服务客户及巩固合作关系[99] - 公司业务受国内消费、跨境贸易及制造活动水平影响,海外业务受国际经济及政治状况影响[100] - 公司面临外汇及换算风险,人民币波动或对营运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01]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与银行现金及长期银行贷款有关,利率变动会影响利息成本及收入[102] - 2024年7月2日,萧健伟、方斌获委任,董麒麟、谢明辞任;李惠群获委任,董麒麟、谢明辞任[115] - 萧健伟、方斌、葛根祥及李惠群博士将轮席告退,符合资格并愿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接受重选[115] - 方斌先生自2024年7月2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7月12日起任皓明董事,7月30日起任北控置业香港董事[118] - 李惠群博士自2024年7月2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月7日起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18] - 董麒麟先生、谢明先生自2024年7月2日起分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9] - 朱莹莹先生自2024年7月12日起任皓明董事,7月30日起任北控置业香港董事[119] - 郑静富先生自2025年2月28日起辞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全体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书[122] - 公司于2010年3月18日订立的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2020年3月17日已届满,年内所有购股权已失效注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1] - 12个月期间授予一人的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普通股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131] - 公司董事可邀雇员及非执行董事按每次授出购股支付1港元接纳购股以认购公司普通股[131] - 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相关权益或淡仓[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萧健伟先生年初购股权1200万份,年内失效800万份、注销4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郑静富先生年初购股权550万份,年内失效350万份、注销2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葛根祥先生年初购股权250万份,年内失效150万份、注销1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进思先生年初购股权250万份,年内失效150万份、注销1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雇员及顾问年初购股权6770万份,年内失效4520万份、注销225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2024年12月31日,皓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5.57792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22.35%[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控置业(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0.84674907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8.61%[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北控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0.84674907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8.61%[137] - 2024年12月31日,Illuminat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8745.145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25%[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6.592925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6.85%[137] - 皓明控股持有1,557,792,500股股份,北控置業香港持有2,526,882,407股股份并因控股权益在皓明1,557,792,5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Illumination持有87,451,458股股份,京泰实业持有487,166,195股股份并因控股权益在
让更多青创人才站上舞台“C位” 北京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中国青年报· 2025-04-02 07:10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资源和服务,中关村U30优胜者在多领域创业,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 [1][4] 青年创业者情况 - 30名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创业者入选2024年度中关村U30优胜者榜单,在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绘制创新版图 [1] 创业者成果及计划 - 李振坤首创“流变机器人”概念,能解决传统软体机器人有限变形问题,可应用于多领域,团队正加快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已开展抑制癌细胞转移动物实验,计划下半年成立公司推动成果转化 [2][3] -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灵宝”机器人具身智能和灵巧操作优势明显,今年聚焦高危场景研发,已完成超亿元融资,目标是实现100台以内小规模量产和交付 [3][4] 政府支持措施 - 2024年3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施行,明确制定人才支撑保障措施,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1]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构建覆盖18岁至45岁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全过程支持和服务体系 [4] - 团北京市委实施“青凝计划”,从“成长领航”“专业引航”“结伴同航”“保驾护航”四方面服务青年人才成长 [4][5]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从2023年约14.6834亿元减少约6.0348亿元至2024年的8.6486亿元,减幅约41.10%[2] - 毛利从2023年约2.341亿元减少约1.016亿元至2024年的1.325亿元,减幅约43.40%[2]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从2023年约9.0141亿元减少约3.6456亿元至2024年的5.3685亿元[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7.70分[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0.14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2.56282亿元,2023年为80.65613亿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7.18713亿元,2023年为55.37469亿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35904亿元,2023年为27.88448亿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1.9119亿元,2023年为78.10857亿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4.47901亿元,2023年为30.03777亿元[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864,864千元,2023年为1,468,336千元,同比下降41.1%[21][2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34,071千元,2023年为924,647千元,同比收窄31.4%[21]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2,974,995千元,2023年为13,603,082千元,同比下降4.6%[21] - 2024年公司总负债10,527,094千元,2023年为10,599,305千元,同比下降0.7%[21] - 2024年资本开支6,132千元,2023年为24,475千元,同比下降75%[2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9815亿元,2023年为5.5236亿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1674亿元降至2024年的0.6093亿元[28] - 2024年财务费用总额为4.15944亿元,2023年为4.74288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从2023年的4.21718亿元降至2024年的3.7294亿元[2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的已售货品成本为6.50222亿元,2023年为11.4714亿元;对联营公司投资的减值从2023年的2.103亿元降至2024年的1.05亿元[30] - 2024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 - 8.2389亿元,2023年为 - 1.4764亿元,递延税项从2023年的 - 4.815亿元变为2024年的9.7241亿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为1.15126亿元,2023年为0.90333亿元,其中一个月内已开发票的从2023年的0.6905亿元降至2024年的0.5485亿元[36]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1.35896亿元,2023年为1.36867亿元,一个月内已开发票的从2023年的0.2535亿元增至2024年的0.8673亿元[37] - 2024年赔偿拨备年末金额为2.06217亿元,较2023年的2.01357亿元增加了0.0486亿元[40][42] - 2024年额外拨备为562.8万元,较2023年的295.9万元增加了266.9万元;年内结算款项为 - 76.8万元,较2023年的 - 467.9万元增加了391.1万元[40] - 2024年资本承担总额为4.46317亿元,较2023年的6.89988亿元减少了2.43671亿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为5.3685亿元,较2023年的9.0141亿元减少了3.6456亿元[45]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8.6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6.03亿元或41.10%[71]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1.3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02亿元或43.40%[71]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5416亿元,主要来自广州及上海物业[80]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5576.7万元,2023年约46.5万元[8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982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542万元或64.12%[8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14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862万元或54.70%[83] - 2024年行政开支约9603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464万元或26.51%[84] - 2024年其他开支约4881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3636万元或292.05%[85] - 2024年借款总额约80.890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02.55%,2023年分别约为74.3142亿元和234.91%[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结余约为65.99亿元,其中0.44%、1.61%及97.95%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6.05%须于一年内偿还[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83亿元,其中2.09%、0.74%及97.17%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03.51%及66.12%,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198.59%及124.72%[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74.0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50亿元[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13万元,2023年约为2448万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4.46亿元,包括仓库设施未支付建筑成本约4.43亿元及合营企业未支付注资约345万元[104][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15名雇员,2023年为368名;2024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943万元,2023年约为8734万元[110] - 集团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净额5.52亿元[1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73,763千元,2023年为74,883千元,同比下降1.5%[21] - 2024年物流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122,428千元,2023年为180,534千元,同比下降32.2%[21] - 2024年工业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42,200千元,2023年为80,724千元,同比下降47.7%[21] - 2024年贸易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626,473千元,2023年为1,132,195千元,同比下降44.7%[21] - 2024年有两位贸易业务客户单独为收入总额贡献逾10%,对应收入分别为148,297,000元及86,529,000元,2023年无此类客户[26]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7427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137万元或35.77%,毛利率从89.54%降至83.64%[74]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100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495万元或59.92%,毛利率变为负数[75]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6.2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06亿元或44.67%[76]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约381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79万元或4.48%,毛利率从67.21%增至73.66%[77]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约422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852万元或47.72%,毛利率从56.42%降至36.21%[78] - 2024年商业地产收入约737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12万元或1.50%,毛利率从84.76%降至81.74%[79] 仓库出租率相关情况 - 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56.73%,较2023年的60.09%下降了3.36个百分点[50] - 2024年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34.95%,较2023年的37.43%下降了2.48个百分点[50] - 2024年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出租率为73.36%,较2023年的100%下降了26.64个百分点[50] - 2024年眉山东坡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57.34%,较2023年的62.33%下降了4.99个百分点;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84.32%,较2023年的81.41%上升了2.91个百分点[50]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座仓库可出租面积约97,809平方米,截至2024年12月底出租率为59.56%[52] - 通辽项目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84.32%[52] - 天津汉沽区仓库规划仓储量75,000吨,运营中可出租仓储量45,000吨,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30.08%[54] - 青岛城阳区仓库规划仓储量8,000吨,运营中可出租仓储量8,000吨,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100%[54] - 衢州农商城项目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4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为79.78%、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为75.00%、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为86.46%[5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1,967平方米,2024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3.19%[67] 项目相关情况 - 高端和现代化普通仓库中,上海浦东新区等4个项目共约43万平方米在有序安排出售[49] - 青岛胶州项目土地总面积约113,428平方米,总投资约7.6亿元,预计2027年一季度完工[52] - 衢州旧贸易中心服务对象约3,000万人口[55]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6708亿元[59] - 江苏常州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两期开发,一期已竣工,已售面积11,187.62平方米,租赁面积21,489平方米,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预计需资金1.8亿元[60]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1466.7829万平方米[62] - 北京允中创富拥有一间333间客房的四星级商务休闲酒店,2020年一季度停止运营进入装修改造期,2024年二季度投入运营[67] 行业市场数据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2%[6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万亿元,县乡消费占比提升至38.8%[68] - 2024年1 - 10月农产品出口额达826.6亿元,水产品出口量增长11%[68] 公司业务转型与发展规划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两项业务转型,一是淡化泛地产开发业务依赖,二是推动食材产业链发展[68] - 公司将在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供应链平台[69] 金融工具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集团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公司董事预期多数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4][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集团正在评估其具体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涉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等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涉及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资产出售或注资,于待厘定日期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涉及缺乏可兑换性,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公司融资与资金相关情况 - 20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4
股权结构 - 北控集团间接持有北京建设已发行股本的66.8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皓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557,792,5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2.35%[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控置業(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084,674,907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8.61%[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北控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084,674,907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8.61%[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Illuminat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87,451,45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25%[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574,617,653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8.24%[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659,292,56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85%[105] 公司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人民币84840000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人民币67350000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8395万元,较2023年的9105.5万元有所收窄[5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3,950千元,2023年同期为91,055千元[5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7,794千元,2023年同期为317,670千元[51] 资产出售情况 - 2022年公司完成了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三项资产的出售[6] - 2022年6月6日出售北京通州区项目90%权益,2023年8月10日出售余下10%权益,回收资金约1.8亿元;2023年10月10日出售厦门同安区、海南澄迈区项目,回收资金约3.86亿元[1] - 2023年12月7日出售合营企业天津港项目,回收资金约1.46亿元[10] - 2024年1月24日,集团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294亿元[15] - 2023年12月13日出售嘉興项目,2024年1月完成,总现金代价为273,000,000元,年内于损益确认出售收益约52,300,000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已出售资产净值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3千元,投资物业为368,000千元,贸易应收账款为816千元等,于损益中确认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52,282千元,出售交易成本为855千元,总现金代价为272,940千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233,202千元,其中现金代价272,940千元,已出售的现金及银行结余 -17,727千元,尚未以现金支付的代价 -22,011千元[87] 业务转型 - 公司决定进行业务转型,对重资产业务不再新投资并逐步出售,开展中国食品供应链业务[6] - 公司将减少对重资产依赖和投资速度,转入轻重结合发展模式,收缩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支出[21] - 公司计划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产业服务平台[20] 待售项目情况 -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及青岛胶州项目共约43万平方米在安排出售中[1] 仓库出租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浦东新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57.91%,2023年为60.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32.43%,2023年为43.4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73.26%,2023年为10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眉山东坡区仓库平均出租率55.26%,2023年为65.4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平均出租率83.92%,2023年为81.1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汉沽区冷冻仓储平均出租率35.44%,2023年为69.86%;青岛城阳区冷冻仓储平均出租率100%,2023年为100%[11]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冷库仓储量约45,000吨,截至2024年6月30日出租率43.35%,二期预计投资1亿元[12] - 青岛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15,352平方米,仓储量约8,000吨,截至2024年6月30日冷库出租率达100%,合作经营期限10年[12] 项目规划情况 - 青岛胶州市2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55,400平方米,可供出租面积约145,170平方米,总投资约7.6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工[9] - 江苏常州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15] - 江苏常州项目一期已竣工,完成出售面积8,413.03平方米,销售金额约9,088万元,租赁面积21,005.68平方米[15] - 江苏常州项目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按现有方案建设预计需资金约1.8亿元[15]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29万平方米[16] 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9.36万亿[19] - 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62万亿,增长7.9%,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10% [19] 公司收入及毛利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扣除增值税及政府附加费)约为4.8918亿元,较2023年约7.581亿元减少约2.6892亿元或35.47%[2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677万元,较2023年约1.3623亿元减少约3946万元或28.97%[23] 各业务线收入及毛利率变化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3733万元,较2023年约6499万元减少约2766万元或42.56%,毛利率由84.01%降至80.73%[24][26]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556万元,较2023年约1574万元减少约1018万元或64.68%,毛利率变为负数[24][27]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3.7912亿元,较2023年约5.8682亿元减少约2.077亿元或35.39%,毛利率由1.35%升至4.54%[24][27] - 2024年衢州通成专门批发市场收入2052.5万元,较2023年1877.3万元增加175.2万元,毛利率由70.82%升至73.74%[25]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1028.8万元,较2023年3522.1万元减少2493.3万元,毛利率由52.08%降至37.52%[25] - 2024年商业物业收入3635.1万元,较2023年3655.4万元减少20.3万元,毛利率由93.98%升至95.32%[25] - 专业批发市场2024年收入约2052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75万元或9.32%,毛利率从约70.82%升至约73.74%[28] - 工业地产2024年收入约1029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493万元或70.78%,毛利率从约52.08%降至约37.52%[29] - 商业物业2024年收入约3635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0万元或0.55%,毛利率从约93.98%增至约95.32%[30] 其他收支变化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024年约5909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289万元或61.12%[31] - 销售及分销开支2024年约24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541万元或68.74%[32] - 行政开支2024年约4625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331万元或33.51%[33] - 其他开支2024年约785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666万元或559.66%[34] - 财务费用2024年约1580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206万元或36.81%[35] 现金流情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59462万元,主要因发行担保债券等因素[3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93,850千元,2023年为 - 45,282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34,168千元,2023年为383,192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64,949千元,2023年为 - 279,873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92,967千元,2023年为58,037千元[56]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04,358千元,2023年为757,118千元[56] 借款及资本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89695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8.63%,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40.31%及169.20%[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69.997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0.5653亿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本金约12.3369亿元的银行贷款以多种资产作抵押[46] 资本开支及承担情况 - 2024年期间,集团资本开支约为202万元,较2023年的1216万元大幅减少[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6.6459亿元[43]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向一间联营公司注资为105,000千元,向一间合营企业出资为3,446千元,兴建物流设施为556,143千元,资本承担总额为664,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5,000千元、3,446千元、581,542千元、689,988千元[89] 诉讼及股息情况 - 2023年12月,公司子公司涉诉,索偿金额为1.05亿元,法院正在审理[47]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47]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發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79]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15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487名减少[48] - 2024年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2448万元,较2023年的4773万元减少[48] 财务报表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32,455千元,2023年同期为 - 244,266千元[5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91,85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65,613千元[5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719,2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37,469千元[5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96,05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88,448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923,1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49,021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081,68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10,85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33,3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3,77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747,586,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8,678,000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营企业盈利51,228千元,2023年同期盈利80,110千元,同比下降36.05%[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计12,720,94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86,079千元下降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7: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89,17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58,100千元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77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6,233千元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66,0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8,734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3,95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1,055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22)分,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97)分[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7,79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7,670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91,8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8,065,613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719,22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537,469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96,05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88,448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33,34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003,777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14,811,07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03,082千元[1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877,7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99,305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94,282千元,2023年为633,522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其他租赁付款(含固定付款)为94,896千元,2023年为124,578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977千元,2023年为4,717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3,297千元,2023年无此项数据[1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52,282千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18] - 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额净额为0,2023年为124,509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58,05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50,12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扣除的已售货品成本为361,897千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578,902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7,8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321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100,171千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90,333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332,496千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36,867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租金收入亏损拨备为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83,000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52,282千元,结算应付集团公司款项为162,832千元,出售交易成本为855千元,总金额为272,940千元,以现金支付[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233,202千元[33] - 2024年1月完成出售嘉兴项目,总现金代价为273,000,000元,确认出售收益约52,300,000元[34]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总额为664,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9,988千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84,840,000元,2023年同期约为67,350,000元[36] - 2024年公司收入(扣除增值税及政府附加费)约为4.8918亿元,较2023年的7.581亿元减少约2.6892亿元或35.47%[5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677万元,较2023年的1.3623亿元减少约3946万元或28.97%[5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5909万元,较2023年的1.5198亿元减少约9289万元或61.12%[63] - 2024年财务费用约为1.5806亿元,较2023年的2.5012亿元减少约9206万元或36.81%[67] - 投资物业增加约161万元,主要因青岛项目建设开支资本化[70]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减少约622万元,主要受分占亏损、储备及汇兑调整影响[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5.9462亿元,主要源于发行担保债券、出售附属公司等[72] - 应付其他关联方款项减少2.0678亿元,主要因偿还北控城市开发贷款[74] - 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4483万元,非即期部分减少2.177亿元,即期部分增加2.6253亿元[7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89.695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8.63%[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40.31%及169.20%[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69.997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5653万元[77] - 2024年期间,集团资本开支约202万元,较2023年的1216万元减少[7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6.6459亿元[8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315名,2023年6月30日为487名[8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244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773万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冻品收入为379,119千元,来自贸易业务[19]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超90%于中国大陆产生[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总额为633,522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业务收入586,821千元人民币占比最高[20] - 上海浦东新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57.91%,2023年为60.45%[38] - 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32.43%,2023年为43.46%[38] - 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73.26%,2023年为100%[38] - 眉山东坡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55.26%,2023年为65.4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仓库整体出租率为57.87%[39] - 天域万隆一、二期及天津万士隆2024年上半年平均出租率为32.43%[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港片区)仓库整体出租率为76.82%[39] - 截至2024年6月底,四川眉山仓库出租率为56.36%[39] - 2024年上半年,通辽项目平均出租率为83.92%[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汉沽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为35.44%,2023年为69.86%[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岛城阳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100%,2023年为100%[42]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二期预估总投资1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冷库与冷藏库合计出租率为43.35%[43] - 衢州通成获批建设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旧贸易中心服务对象约3000万人口,截至2024年6月30日,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3.86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80.27%、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80.88%、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86.31%[44] - 衢州农商城早市交易区截至2024年上半年出租率98.47%[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融界数据获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98,582户,企业认证数量7,073户,集合全国3,173多家物流公司、16,947多物流线路和7,000多家冷库[4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面积约61,967平方米,2024年上半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4.27%[51]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3733万元,较2023年的6499万元减少约2766万元或42.56%,毛利率从84.01%降至80.73%[55][57]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556万元,较2023年的1574万元减少约1018万元或64.68%,毛利率变为负数[56][58]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3.7912亿元,较2023年的5.8682亿元减少约2.077亿元或35.39%,毛利率从1.35%升至4.54%[56][59]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约为2052万元,较2023年的1877万元增加约175万元或9.32%,毛利率从70.82%升至73.74%[56][60]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约为1029万元,较2023年的3522万元减少约2493万元或70.78%,毛利率从52.08%降至37.52%[56][61] - 2024年商业物业收入约为3635万元,较2023年的3655万元减少约20万元或0.55%,毛利率从93.98%升至95.32%[56][62] 财务报告编制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2月31日起将功能货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9]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的呈列货币已由港币更改人民币,比较金额按一直采用人民币呈列,部分报表及说明已重述[10]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度基本一致,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集团负债分类无影响,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因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2] 股息与股本相关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發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派息[26] -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金额计算基于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969,331,680股,2023年同期相同[27]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千元人民币,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96,933千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566,979千元人民币,2023年末相同[30] 项目出售与资金回收 - 2022 - 2023年出售高端和现代化普通仓库部分权益,回收资金约566,000,000元[38] - 2023年12月7日,公司合营企业天津港项目出售,回收资金约人民币1.46亿元[41]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3亿元[47] 项目规划与建设 - 青岛胶州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7.6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工[40] - 公司位于江苏常州的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已竣工,已完成出售面积8,413.03平方米,销售金额约9,088万元,租赁面积21,005.68平方米,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预计需资金约1.8亿元[48]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目前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万平方米[4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3年我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9.36万亿,餐饮收入达5.29万亿,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62万亿,增长7.9%,餐饮消费占比超10%[52] - 柬埔寨经济增速自2013年以来持续保持5% - 7%高速增长[49] - 柬埔寨老龄化人口占比不足5%[49]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业务转型,一是淡化泛地产开发依赖,推动资产处置;二是推动供应链产业发展[52] - 2024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