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葡萄酒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200元一瓶的国产葡萄酒也卖不动了丨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40
行业核心观点 - 打破传统西式葡萄酒文化束缚,建立中国本土葡萄酒文化,以更高标准打造高性价比产品是国产葡萄酒转型升级和未来逆袭的关键[1][41] -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作为中国最大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虽品质全国居首但面临市场萎缩、成本高企、文化缺失等多重挑战[3][6][8][36] - 行业正通过产品年轻时尚化、渠道多元化、品质把控强化等策略积极应对困局,期待通过几代人的传承实现突破[43][44][47][52] 宁夏产区现状与规模 -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超200多公里,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60万亩,占全国近40%,年产酒1.4亿瓶,综合产值达400亿元[3] - 产区已有酒企261家,建成酒庄130家,其中8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得1800多项大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0%以上,品质全国居首[6] - 在2021年的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中,没有诞生一级酒庄,二级酒庄共9家、三级酒庄共15家[14] 市场表现与困境 - 国产葡萄酒年产量从高峰期2012年的13.8亿升降至2024年的1.18亿升,降幅超91%,市场被进口酒、白酒、啤酒分食[8] - 2024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达2.8亿升,增长13.6%,进一步挤压国产酒市场空间[8] - 产品主力价格带在几十到几百元,但200元以上的产品近两年销售困难,酒庄为回笼资金不得不降价[11][12] - 行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销售的问题,销售团队建设滞后,本土缺乏饮酒文化,商贸产业链不完善[13] 成本与产业链挑战 - 为抵御冬季严寒、少雪、多风沙,葡萄藤需埋入土下60厘米,来年春天再上翻,此道复杂工序及各个环节均依赖人工,机械化水平不足[15][18] - 尽管种植面积全国领先,但产业配套缺乏,部分关键原材料如瓶子、塞子、橡木桶依赖外地采购,本土缺乏大型交易市场[19] - 例如葡鼎酒庄700亩葡萄地每年的种植成本基本是200万元,亩产400公斤,成本投入主要在种植端[22] 企业生存策略 - 部分酒庄降低品牌酒比例,增大葡萄、原酒出售比例以降低成本,如葡鼎酒庄品牌酒年产量30吨,多数原酒以2万元/吨的价格销给外地酒企[26] - 发展酒庄旅游,如源石酒庄年产46万瓶葡萄酒,70%-80%的销量通过旅游业拉动,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宁夏酒庄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综合效益450亿元[27][29]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为1375万元,同比增长约42%,主要市场是中国香港,占比超过50%[32] - 拥抱线上渠道,例如新牛酒庄组建11人电商团队进行直播,产品价格从69元到2900元不等[33][34] 产品与发展趋势 - 行业趋向年轻时尚化,白葡萄酒市场占比为49.3%,红葡萄酒份额为25%,颠覆"红强白弱"传统格局,18-35岁消费者占比超60%[43] - 口感向好喝转变,如低酒精、更柔和的白葡萄酒受青睐,并推动便携小瓶装成为行业新共识[43] - 更加重视品质把控和性价比,例如张裕已砍掉品质要求较低的D级产品线,专注于品质更高的ABC三级产品[44][46] - 有观点认为小酒庄应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市场,减少系统成本,提高产能,增加品牌竞争力[47]
200元一瓶的国产葡萄酒也卖不动了丨一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8-19 08:2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大酿酒葡萄产区,种植面积超60万亩占全国40%,年产酒1.4亿瓶,综合产值400亿元[3][5] - 国产葡萄酒产量从2012年13.8亿升降至2024年1.18亿升,降幅超91%,进口葡萄酒2024年增长13.6%至2.8亿升[7][8] - 宁夏酒庄261家,建成130家,80多家酒庄获国际大赛1800项大奖占全国60%以上,但面临销售困境,200元以上产品滞销[5][13] 成本与产业链问题 - 种植成本高:每亩葡萄需人工埋藤防冻,机械化程度低,700亩葡萄地年成本约200万元[20][26] - 产业链配套不足:缺乏瓶子厂、塞子厂等配套企业,关键原材料依赖外地采购[24] - 对比山东烟台拥有250余家配套企业,产量占全国40%,销售额占60%[26] 企业生存策略 - 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原酒销售比例,原酒价格约2万元/吨[31][33] - 发展酒庄旅游: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综合效益450亿元,部分酒庄70-80%销量依赖旅游[35][38] - 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出口额1375万元同比增长42%,主要销往香港[40] - 布局线上渠道:组建电商团队直播带货,产品价格69-2900元不等[42] 市场与文化困境 - 本土缺乏葡萄酒文化,消费者偏好白酒啤酒,葡萄酒被视为高端舶来品[45][48] - 品质标准混乱:干红葡萄酒国标干浸出物要求18g/L,优质产品可达25g/L,但市场定价与品质关联度低[49] - 产品定位偏差:过度追求高端市场忽视中低端性价比产品开发[55] 转型方向 - 产品年轻化:白葡萄酒占比升至49.3%,18-35岁消费者占比超60%,推广小瓶装[53] - 品质升级:头部企业砍掉低端产品线,专注ABC三级高品质产品[56] - 建立本土文化:打破西式文化束缚,倡导更接地气的饮用方式[52] - 行业整合:建议小酒庄联合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品牌竞争力[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