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锂资源储备体系
搜索文档
锂电原料安全如何保障
中国能源报· 2025-10-04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 锂资源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至关重要,但面临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挑战 [3] - 行业正通过构建国内为主、海外补充的多元化供应格局来提升保障能力 [4][5] - 解决供需失衡需从安全、创新、绿色、协同四大方向着手,加快塑造产业新质生产力 [10][11] 锂电产业需求与供应现状 -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驱动锂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1至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0.4% [4] - 2024年上半年碳酸锂产量38.9万吨,同比增长29%,国内锂电资源开发量达30万吨,同比增长28% [4] - 国内自主供给保障率提升至40%,预计2024年国内锂资源开发量将突破35万吨 [4] - 新发现"亚洲锂腰带",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长度达2800公里,已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4] 多元化供应格局构建 - 中资企业海外锂资源投资累计超1000亿元,权益量接近1亿吨碳酸锂当量 [5] - 海外锂资源布局中超九成项目由民营企业主导 [5] - 国内形成锂云母提锂(市场份额22%)、锂辉石提锂(47%)、盐湖提锂(19%)三种工艺 [7]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国内资源开发仅能满足产业需求的1/3左右,优质原料不足矛盾仍未缓解 [7] - 国内资源开发存在具体困难:江西宜春锂云母矿品位低、矿渣消纳压力大;川西锂辉石项目高海拔、有效作业时间短;青海盐湖海拔超4000米、生态保护难度大 [7] - 碳酸锂价格经历两轮大幅波动,第二轮从2020年至今,2022年11月最高飙涨至60万元/吨,后一度跌破6万元/吨,导致锂盐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7][8] - 海外资源开发风险加剧,如墨西哥要求外资锂项目国有控股,智利加速推进锂产业国有化,ESG标准成为新贸易壁垒 [8]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加快健全国家锂资源储备体系,加大国内勘探力度,重点推动川西锂辉石、青海盐湖等可采资源形成实际产能 [10] - 企业需理性判断行业规模与供需关系,防止跟风扩产;产业链上下游需加强合作沟通,通过长单、技术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10] - 构建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回收网络标准化,提升锂、钴、镍等金属回收率与纯度 [11] - 鼓励企业依法依规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全球锂原料产业规则制定,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