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东权益受损

搜索文档
国有股东和职工权益涉嫌受损,娃哈哈“体外”迷局待解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6-06 16:07
娃哈哈集团管理变革与代工风波 - 宗馥莉接任后推动管理层大换血,宏胜集团高管全面接管娃哈哈集团常务副总、销售公司总经理等核心岗位[6] - 2024年起大部分员工被要求转签宏胜集团合同,拒绝者面临奖金削减和工资停发风险[6][7] - 公司回应称此为合规化改革阵痛,旨在建立现代化企业体系[7] - 今麦郎代工事件曝光后终止合作,承认存在多个代工厂但强调产品质量达标[3][4] - 15家关联工厂停工涉及前高管杜建英持股企业,引发员工维权[5] 体外公司体系与国资权益问题 - 娃哈哈集团仅占体系总资产15.67%,营收占比2.74%,净利润占比0.39%[11][12][13] - 200余家关联企业中仅16家为集团投资,且均为非控股状态[9] - 宏胜集团掌握体系1/3产能,享受生产优先级和利润分配倾斜[10] - 国有股东46%股权未实际收取转让款,1999-2022年累计未获分红约46亿元[20][23] - 销售渠道被宏胜系公司垄断,桶装水业务利润转移导致出厂价压缩68%[15][16][17] 商标与资产处置争议 - 宗馥莉试图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其控股公司未果[18][19] - 宏胜集团申请"娃小哈"等新商标,释放品牌独立信号[19] - 2018年职工股以每股3元强制回购,较历年0.8元分红水平折价明显[25][27] - 回购程序被指违规,实际参会人数不足章程规定的三分之二[27] 产能与投资结构调整 - 2023年因市场需求变化启动代工模式,同步改造自有产能[6] - 宏胜集团逆势扩张,在广东河源投资10亿元建厂,武汉追加5亿元扩产[6] - 体外工厂网络覆盖全国,包括南京、天津、新疆等100余家生产基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