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创投考核评价机制

搜索文档
破解国资创投“不敢投”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07:12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旨在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2] - 政策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 [2]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 [3] - 基金存续期达20年,投向包括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5] - 基金不仅是资本量的扩张,更是对科技创新范式的重构,预计带动的地方和社会资本接近1万亿元,能通过分层出资和收益让渡等方式撬动多倍数的社会资本 [4] 基金特点与行业影响 - 20年存续期打破传统创投基金"7+3"周期限制,适应科技创新项目的长周期特性,破解硬科技研发周期与资本回报周期错配的核心矛盾 [6] - "超长期限+精准投向+生态赋能"特性将推动中国创投市场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企业提供更多资源保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6] - 业界认为基金设立带来的积极信号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头示范作用,将让创投行业迎来新的"春天" [3] 国资创投考核机制优化 - 政策提出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为各地国资创投提供更明确的政策依据 [8] - 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开展容错机制探索,如允许单项目出现100%亏损,只要基金管理团队"尽职尽责"便不会被追责 [8] - 优化考核机制有望解决国资创投"不敢投"问题,推动资金更多投向早期科创项目 [9] 货币信贷支持科技创新 - 政策提出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制定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建立推荐机制 [10] -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设立科技支行,探索较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贷款内部绩效考核方案 [10] -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