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保护

搜索文档
我省公布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
辽宁日报· 2025-06-24 09:22
保护地名文化,赓续地名文脉。近日,省民政厅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公 布了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名录涵盖了行政区划、村落、街巷、自然地理实体、历史文化 (含红色文化)五类42个地名。 本次入选地名从起源时间看,商代1个、十六国时期1个、唐代3个、辽金时期4个、元代1个、明代 11个、清代16个、近现代5个。名录既包括兴城这样的千年古县,又包括牛庄这样见证东北最早对外开 放的通商口岸;既有承载着昔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繁华盛景的青堆古镇老街、营口辽河老街,又有 反映东北地区典型海疆文化的望儿山、二界沟街道。 从朝阳的慕容街、沈阳的马官桥街道到阜新张三丰故里塔营子镇、承载"盛京三大书院"文脉的辽阳 襄平书院,从独特天成的铁岭龙首山、锦州笔架山到连接古驿道的接官村、迎水寺村……这些地名既呈 现了远古孤竹、汉唐烽烟、辽金古城、明清边关的古迹遗韵,又反映了近代风云,诠释了辽宁深厚多元 的地名文化与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 名录注重对红色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尚志乡、张强镇、平阶村,老秃顶抗联游击根据地遗址、大 王沟抗联密营遗址,这些地名既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记忆,又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在名录 ...
《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将修订
江南时报· 2025-05-28 22:36
江南时报讯 5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主任会议审议了《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修订草 案)》。这是该条例自2014年施行以来首次修订,拟进一步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命名、更名、使用、保 护等都将更加法治化。 优秀传统地名蕴藏了丰富珍贵的文化内涵。修订草案专章对地名文化保护作出规定,明确县级以上地方 政府制定保护政策,组织开展挖掘、整理、研究和公益宣传及合理开发利用的责任。条例还完善地名保 护名录制度,明确了对名录中的地名进行保护利用的具体要求,并鼓励进行地名文化遗产线上展示,拓 展地名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场景。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和载体,且因群众日常频繁使用,社会关注度 高。本次修订由此明确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 地名,一般不得更名。由于地名类型繁多,数量庞大,地名管理工作涉及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 通运输等众多部门,本次修订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要求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明确民政部门是地名 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各负其责。 地名命名、更名程序通过修订得到细化。修订草案在上位法规定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然地理实体、人 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