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生态共治
icon
搜索文档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让民意成为生态治理的“指南针”
广西日报· 2025-10-15 10:06
社区"周周巡河队"每周都会出现在那考河岸边,"有一次,雨后的河面漂来不少浮萍,我们半小时 内上报情况,职能部门当天就来清理,没让水发臭。"队员们告诉记者。更让人暖心的是,"周周巡河 队"30多名队员中,既有张阿姨这样的退休老人,也有32岁的年轻妈妈唐玉莲。"周末带孩子来巡河,他 会主动把别人丢的塑料瓶放进垃圾袋。"唐玉莲说。 "楼下餐馆油烟飘进阳台,能不能装个净化装置?"在那考河社区生态环境议事室里,居民的诉求刚 提出,三塘镇人大代表和环保专家便掏出笔记本记录。这个由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居民代表、志 愿者等组成的"六方共商平台",对每季度收集的议题进行商议解决——小到改造公园垃圾桶的"微实 事",大到那考河生态修复的"关键题",都瞄准了居民最关心的生态痛点。"以前是社区定方案、居民跟 着做。现在是居民提需求、大家一起议。"那考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柳杨指着议事本上的"议 题清单"介绍。2023年至今,议事室收集的35条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让民意成为 生态治理的"指南针"。 "上周整改的油烟问题,大家觉得效果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在社区"阳光大厅"评议会 现场,工作人员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