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 广。 机制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环境 治理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突破……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绿水青 山保驾护航,让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 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 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大江大河 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结构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如今,我国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 高,风电、光伏发电 ...
沙海变绿洲 荒漠绽新颜——库布其沙漠治理纪实
新华社· 2025-10-02 17:27
在祖国北疆的辽阔版图上,库布其沙漠如一条黄色巨龙,盘踞在黄河"几字弯"南岸。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代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库布其沙漠已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入黄泥沙量显著减少,实现从"沙 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 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今年9月,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记者深入这片中国第七大沙漠,探访和记录沙区人民改 善生态、守护家园、保卫黄河的时代壮举。 04:05 母亲河畔褪去"黄衫"披"绿装" 75岁的白七劳,生活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柴登嘎查,这里南邻沙漠,北依黄河。库布其沙漠曾以每年10米的速度 北侵,嘎查的农田和草牧场不断被侵蚀吞没,黄河也难堪重负。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柴登嘎查党支部书记的白七劳,带领全嘎查村民栽下16公里长的林带,有效遏制了沙漠北侵。白七劳感 慨:"几代人就谋了这一件事。" 这是2025年9月10日拍摄 的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
小而美做精成制胜关键一招!凭借高标准技艺闯新路 小核桃撑起数十亿级大产业
央视网· 2025-10-02 12:33
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湍源村林农陆军民介绍,当时,大家都拼命地种、粗放管理。当时,他们对科学管理,打药、放肥料一点都不知道,有水 土流失的问题,对核桃产量有影响。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山核桃采收旺季。在浙江杭州的临安区,单颗重量不足5克的山核桃,撑起了当地50亿元的综合产值,山核桃年加工 规模占全国的75%以上。然而,几年前,当地生态还面临着山核桃林退化,生态与经济双重受损的问题。重重困境下,一颗颗山核桃如何突 围? 在临安区湍源村这片180多亩的山核桃林,3000多棵山核桃树迎来2025年的黄金采收季。林农们横跨在树杈间,用手中的长杆一扬、一绕,"噼 里啪啦"的落果声便在林间响起。 近5年,临安山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亩,产值逐年增长。但在几年前,临安山核桃林却是另一幅模样。为了提高效益,林农长期使用除草 剂和化肥,导致土壤退化,山核桃产量下降,陷入了"树越种越多,果却越收越少"的恶性循环。 "一退一进"生态治理 山核桃林重焕生机 当地的改变源自一场生态自救。几年前,临安区山核桃林的种植面积还维持在60多万亩,但部分林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这部分林地在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的侵袭下,无法抵御强降 ...
“全球治沙样本”迎来车企力量:长安福特解锁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密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10:45
全球荒漠化治理现状 - 全球167个国家近20亿人面临荒漠化威胁 每年有1200万公顷耕地消失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历时46年 用30万棵植被构筑3046公里绿色长城 [2] - 中国治沙技术跨洲移植至非洲萨赫勒地区 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杰出贡献奖 [2] 长安福特治沙行动实施 - 长安福特成为首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环保行动的车企 带领车主深入沙漠腹地赠送10000余棵幼苗并参与种植 [5][14] - 福探长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吸引超6.8万名车主加入 执行百余场公益行动 [12] - 公益活动覆盖鸟类栖息地保护 农产品助销 儿童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 [12] 车辆性能与用户体验 - 探险者车队穿越奥陶纪地质运动形成的柯坪大湾沟刀片路 依托纵置后驱平台与纯机械托森差速器保持强劲牵引力 [15] - 在图昆公路风沙环境中 四驱系统实时感知路况变化并分配扭矩 [15] - 车辆后排座椅纯平放倒可形成近6㎡空间 配合B&O音响系统提供沙漠露营体验 [17] 企业战略与社会协同 - 福特汽车持续开展环保奖 员工志愿行动 福野守护计划等更美好世界公益项目 [12] - 将环保公益转化为可感知 可参与 可传承的用户深度体验 [14] - 社会力量与国家工程协同发力 构建企业车主共建共治的创新模式 [20][22]
青海省林草局与蒙草生态携手 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攻坚战
全景网· 2025-09-25 21:36
战略合作框架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与蒙草生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聚焦三北工程攻坚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高原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重点领域[1] - 双方将围绕生态修复 国家公园建设及乡土草种保育展开深度合作 为守护中华水塔 建设美丽青海提供科技与产业支撑[1] 合作基础与背景 - 合作源于前期坚实的互信与共识 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杜平贵一行于9月17日专程赴蒙草生态调研 考察种质资源库 荒漠化治理示范区及智慧草种车间[3] -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承担守护中华水塔重任 是我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6] - 公司自2017年起扎根青海 成立本地化公司 建立高寒植物种业研究所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针对高海拔寒冷干旱条件选育耐寒抗旱乡土草种[6] 技术能力与成果 - 公司在草种业与生态修复领域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其中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8] - 培育的蒙农1号蒙古冰草 巴尔虎羊草等国产草种新品种展现优异抗逆特性 成为攻坚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治理难题的科技支撑[8] - 创新产品种子绳治沙提高种子成活率15%~20% 节水90%[11] - 为祁连山 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治理 重度退化草原修复提供适地适草解决方案[6] 合作意义 - 本次战略合作是青海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实践[11] - 标志着三北工程建设正通过政企协同 科技创新的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1]
中国治沙奇迹迎来车企新力量,长安福特远征沙漠勇担社会责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20:51
一条蜿蜒3046公里的绿色长城,将中国最大流动沙漠牢牢锁住。长安福特率领探险者车主奔赴沙海,投身这项历时46年的人类生态奇迹工程中,成 为"首个带领车主参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汽车企业",开创了汽车行业深度参与国家级生态工程的先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清晨,一支由探险者组成的车队,正沿着新修的图昆沙漠公路蜿蜒前行。车窗外,是风沙最猛烈、沙丘最活跃的区域;车窗内,50 余位"福探长"志愿者向着沙漠腹地进发。 这不仅仅是一次远征,更是一次汽车企业与国家级生态工程的深度交融。当探险者的车轮驶过松软的沙地,当"福探长"用双手种下万余棵希望的沙漠 绿植,一个关于企业与生态共生的故事,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 中国治沙奇迹 为"地球癌症"开出良方 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树立了典范。为此,《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三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并评 价"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中国方案证明,通过持续创新和科学治理,人类能够有效遏制荒漠化趋势。 探险者车队向着沙漠腹地进发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扩绿福探长行动 车轮上的治沙力量 极致路况见证硬核实力 面对锁边工程合龙后的"扩绿"工作,单纯依赖政府 ...
“死亡之海”有新奇迹!新疆实现荒漠面积和沙地面积“双缩减”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7:05
二是,防沙治沙和治水兴农"双提升"。统筹推进节水、蓄水、调水和增水"四维治水",实现了"合理配 置、科学用水"。2024年,南疆防护林灌溉水量达到27.6亿方,利用塔里木和胡杨林生态补水20多亿方 水,使15万亩退化防护林和320万亩的胡杨林得到有效修复。 9月19日,国新办就《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举行新闻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 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介绍,新疆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也 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更是强烈风沙活动和严重风沙的灾害区。越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 里,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渴望越强烈。新疆坚决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024年实现最后285公 里的锁边,就是在和田这个区域为重点,实现了"合龙",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群众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 态屏障。 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这些年新疆生态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双缩减、双提升、双增长、 双促进"这12个字。 一是,荒漠化的面积和沙地面积"双缩减"。根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的结果,新疆荒漠化土地 减少了1955.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了242.8平方公里,首次出现沙化面积 ...
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开花结果
人民日报· 2025-09-21 05:48
在宁夏科技馆体验人工智能,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学扎麦草方格,领略中国生态治 理的智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近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主办的第九 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在宁夏举行。120名中外青少年及科技教师围绕"筑绿色屏 障,享科技成果"主题,以科技、文化与创新为纽带,开展多元化实践探索与体验。 在宁夏科技馆的创客课程上,各国青少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印度尼西亚青年胡 建丰表示:"这些课程把复杂技术变成趣味实验,值得其他国家在青少年知识能力培训中借鉴。" 宁夏被誉为"塞上江南",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将不少"小特产"培育成"大 产业"。活动中,青年们走进塞尚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观察全自动流水线作业,了解 其全球首创的低温膜分离技术;在昌盛光伏科技生态园的番茄温室里,感受智慧农业的绿色与高效,与 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等合影留念……"中国在科技领域不仅追求前沿突破,更注重将技术转化为解决实 际问题的工具,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生产生活。"印度尼西亚教师吉林德拉·阿迪亚普拉达纳说。 "沙漠里怎么会有绿植?"来 ...
上海金山:以有力监督筑牢特色产业根基
在蘑菇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区纪委监委紧盯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关键环 节实施嵌入式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合作社和农户家中核查都市现代农业专项贷款 贴息贴费、秸秆离田利用补贴等惠农资金发放情况,严肃查处惠农项目核查不准、冒领补贴等问题11 个。通过专题座谈听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诉求,联合镇纪委建立问题直报绿色通道,先后向区农业 农村、生态环保等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跟踪督促相关单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8项,畅通企业基建 项目审批、科技与产业政策扶持申报、环评登记等环节,以有力监督执纪推动蘑菇产业有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监督护航作用,探索跨区域联动监督机制,助力蘑菇产业持续健康发 展。"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于露) 走进该区廊下镇联中食用菌合作社,菌菇三次培养料车间内双孢菌菇缀满菇床。"全年菌种费省下200多 万,还能外销创收!"全国劳动模范陈林根轻指新培育的K6菌种,言语中透着自豪。 技术突破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改革。针对"事业单位办实体""社会化服务虚化"等积弊,金山区纪委监委强 化监督,推动区农业农村委剥离经营性资产,重组 ...
多国议员探访新疆 点赞发展活力
新华网· 2025-09-19 08:18
9月10日至17日,以"共建全球合作关系 共促可持续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 在新疆参访期间,来自五大洲的60余位外国议员走进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等地,见证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了解繁 荣开放的真实面貌,触摸绿色发展的跃动脉搏,在新疆多维度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 感受幸福味道 昔日的黄沙大漠展现盎然绿意,曾经的贫瘠土地如今硕果累累……从"种下一棵树"到"养活一片林",阿克苏地区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所创造的生 态治理奇迹令议员们连呼震撼。 对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长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多米尼克议长约瑟夫·托马斯·伊萨克赞不绝口,表示希望借鉴新疆在生态治理中的科技与智慧。 在喀什古城纵横交错的巷弄间,土陶色的传统民居与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相映成趣,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议员们驻足欣赏、打卡留念。 走进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议员们了解到古城改造工程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古城民居均配有现代化水电气系统,"一户一 设计"的精细化改造方案"修旧如旧"…… 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员拉库图阿里苏阿·乔尼不由称赞:"对比过去的老照片,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