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差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在投资私募前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雪球· 2025-09-12 16:35
核心观点 - 投资者需通过业绩归因分析基金收益来源 区分真实Alpha能力与伪装Beta风险 避免因市场风格切换或策略底层逻辑不适配导致的业绩波动 [4][5][10][13][14] 策略一致性与有效性评估 - 量化基金需验证行业偏离度控制 若真实运作偏离度超过5%或与披露不符 可能隐藏高风险 [7] - 分析收益中各因子贡献度 如市值因子、波动率因子、估值因子 若持续高暴露于单一因子(如小盘股) 收益可能依赖风险溢价而非选股能力 [8] - 检查量化基金是否加入人工干预 系统性纪律性为核心 极端市场事件中人工干预(如手动降仓或调整持仓结构)可能影响策略一致性 [9] 收益风险来源分析 - 中性策略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 赚取选股Alpha收益 但基差成本(如基差快速收敛)可能导致多头Alpha衰减与空头成本增加 引发回撤 [12][13] - 宏观策略依赖多资产(股债商)低相关性均衡配置 若全球资产价格混乱导致低相关性失效 策略底层范式受挑战 净值回调后需等待相关性恢复修复 [13] 能力与运气辨别 - 业绩归因可区分收益来源 避免将短期高风险暴露收益误判为选股能力 市场风格切换后缺乏真本事的基金业绩可能快速回落 [14] - 长期年化收益超过20%且经历两轮牛熊的基金 更可能具备可持续投资能力 仅一两年突出表现需延长观察期验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