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延期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身边VC都在延期
投资界· 2025-07-14 15:41
基金延期潮现象 - 当前VC/PE行业普遍面临基金延期问题,50多个基金的LP今年签署最多的是基金延期文件 [1] - 北京某VC合伙人透露4只在投基金中有2只已到期且进行过1-2次延期,业内基本处于延期状态 [1] - 华登国际指出基金期限与企业成长周期不匹配是主要矛盾,去年担忧基金无法延期导致强迫退出清盘 [1] 历史背景与市场结构 - 当前延期基金多为7-8年前成立的"老基金",按+1+1延期惯例推算,2011-2015年成立的基金进入清算期 [3] - 清科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成立的机构占比52%,2016-2020年占30%,两者合计超一级市场80%份额 [3] - 深圳人民币基金从业者指出完整基金周期实际需10-12年,原6+2结构往往演变为8+2甚至更长 [9] 延期原因与操作难点 - 过去三年退出困难导致基金表现不佳,市场化早期VC机构3只到期基金中1只准备第三次展期 [5] - 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压力显著,国资基金面临风控/纪检/审计等多部门考核压力 [6] - 实操层面存在工商登记延期限制(能否延三年)、基协备案流程、LP签字难(国资流程需2-3个月)等障碍 [6] 人民币基金期限问题 - 美国基金平均完全退出需19年,本土基金存续期设置普遍不足 [8] - 早期人民币基金曾以"三年投资周期"为惯例(当年投、次年准备退出、第三年退出) [9] - 国资LP因考核压力倾向拒绝延期,尤其第二年展期后态度趋于谨慎 [9] 退出市场现状 - 清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6.46万亿规模基金进入延长期,12万亿进入退出期,合计19万亿 [14] - 万亿创投堰塞湖形成,IPO窗口成为关键出路,6月底A股单日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 [16] - 赴港上市潮带来部分回报机会,但过度依赖回购可能打击创业者积极性 [16] 行业应对措施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支持子基金延长期限2年,上海浦东科创基金将存续期从10年延长至12年 [11] - 华映资本建议延期期间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每年有现金回流维持生态运转 [10] - 华登国际强调延长期可能诞生最佳项目(早期投资回报最大但需更长时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