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古追求
icon
搜索文档
无根兰与断卷图
齐鲁晚报· 2025-08-20 05:37
□薛原 这些天一直在阅读巫鸿的三卷本《中国绘画》。这三卷书是陆续出版的,第三卷于2025年3月新出,而我阅 读最细的也是这第三卷。第三卷涵盖元、明、清绘画史。元代初期江南文人的生存与选择是文人生存困 境的很好例证。例如后人对擅长画"无根兰"的郑思肖的解读与误读——郑思肖生长于一个士人家庭,父 亲是南宋平江(今苏州)书院山长,他年少时秉承父学,曾任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后他自称孤臣并改名为思 肖(即思赵),自号忆翁、所南,均隐含着对赵宋王朝的怀念。在日常生活中他"所居萧然,坐必南向,遇岁时 伏腊,辄野哭,南向拜而返"。他所画的兰花无根无土,也被视为隐含了国土沦丧、无从扎根之意。 郑思肖的无根兰最典型的作品当数收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墨兰图》。这幅小品以淡墨在画面中间画 了一株兰草,兰叶挺拔刚劲,左右对称向两旁伸展,下端则突兀打住,显示出无根无土的特征,寓意对前朝的 怀念和不与当下妥协的南宋遗民情结。不过,巫鸿引述了近年来学者对这一传统解释的质疑——因为有 学者仔细检验兰草左方的印款,从中发现这幅无根兰是批量作品中的一幅。巫鸿说,这幅画创作于南宋覆 亡27年后,郑思肖此时的生活并非穷困潦倒,而是在苏州拥有大约三十亩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