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夏至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端午别名的由来
人民日报· 2025-05-31 06:22
端午有许多别名,常见的有端阳、端五、五月五、重五、重午、仲夏节、五月节、天中节等,还有以标 志性民俗事项作为代称的龙舟节、粽子节、浴兰节等。之所以有这么多名称,就因为端午是个"箭垛 式"的节日。 在诸多名称中,仲夏节应该是最早产生也最切中节日内涵的名称,古人对端午的解说基本离不开仲夏的 意义。所谓仲夏,指的是夏季的中间这个月,即农历五月,所以仲夏节和五月节是一个意思。而仲夏的 节令意义又是从夏至生发出来的。一般来说,夏至落在农历五月,平常年份略晚于端午,若逢闰年,则 略早于端午。 夏至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两个节气。早在殷商之前,古人就将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这一 天定义为夏至,日照时间最短的这一天定义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就是一年当中阴阳交替最关键的时间节 点。冬至是阴气最盛的一天,接下来,阳气逐渐生长,春回大地,所以人们就在冬至之后找一个朔日作 为新年元旦。同样的道理,夏至则是阳气最盛的一天,接下来,阳气逐渐消退,肃秋将至,人们就要努 力防范阳消阴长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夏至属于阳历系统,而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依据农历(阴阳合历)来掐算日期的。阳历夏至在农 历五月,所以五月自然就成为承接夏至、仲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