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空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师亚楠:中国航天发展的底色是和平与合作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7:26
除了《外空条约》本身,中国航天也在尽最大努力,为全人类所共同关切的灾害救助、气候治理等议题 贡献力量。自2007年正式成为《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的减灾合作机制成员后,中国多次对受灾的 机制成员迅速响应,施以援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与开通,更是弥补了原有全球导航资源的 不足。作为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北斗系统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开放、可靠的服务,以实 际行动将条约条款落到实处。中国拥有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也主动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方案。 在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中国发布了《早期预警促进 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此前,中国气象局已与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气象部门 联合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搭建面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并牵头承担世界气象组 织亚洲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项目。这些举措都与中国坚持的外空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的原则一脉相承。 随着外空治理向软法引领的模式转变,中国参与外空治理也实现了从"遵守"到"建设性参与"的演变。中 国高度重视联合国外空委制定的《空间碎片减缓准则》,并已公开进行多次碎片减缓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