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协和医学院“4+4”模式引爆争议,校方有必要正面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00:14
有网友质疑,董某某本科毕业于美国巴纳德学院,该校虽系精英文理学院,但并不符合当年协 和"4+4"入学要求。 公众第二重焦虑则源于对培养质量与临床能力的信任危机。校方宣称"4+4"项目将通过"高强度培 养"和"严格分流机制"保障质量,但对比国际标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4+4"项目要求500小时临床实习 和200台独立手术,但协和既未公开具体考核标准,也未引入第三方监督,公众自然难以相信"速成博 士"能承担起"性命相托"的重任。以董某某为例,其博士论文学术正文部分只有29页,与常规博士论文 相比明显偏短,主题是妇科影像相关,而指导老师是骨科专业院士。 更值得反思的是,协和"4+4"毕业生因年龄优势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现象,本质上是对医学经验价值的 贬损——当"年轻几岁"比"多三年临床积累"更具竞争力时,医疗体系是否正在为未来的误诊漏诊埋下伏 笔?也难怪会有网友表示,"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那些按部就班、用数 千小时泡实验室、守临床的医学生,该如何相信努力有回报?" 也有网友站出来支持协和的"4+4"试点,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我这种真正想 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