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国心态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为何总针对中国?英国学者给出答案,美国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6-08 23:49
贸易政策与关税战 - 美国在4月初对全球各国增加关税 但对中国实施选择性豁免后仍持续加码 [5][7] - 加税行为导致美国国内产品价格上涨 民众生活成本上升 中国反而从中获利 [14] - 美国制造业依赖中国供应链 即使高关税下进口中国商品仍比本土生产更划算 [46][48] 产业竞争与科技领域 - 美国联合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 指控中国"产能过剩"影响其产业 [11] -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打压 如华为禁令 并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舆论抹黑 [11][60] - 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部分领域技术已超越美国 [41] 经济格局与GDP变化 - 中国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与美国差距持续缩小 [50] - 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长期未恢复 西方国家普遍衰退 中国则保持高速增长 [43][50]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重振制造业 但产业链脱钩难以实现 [45][62] 意识形态与舆论战 - 美国长期渲染"中国威胁论" 范围从环境 食品延伸到计算机领域 [9][13] - 美国总统发布虚假中国环境污染图片 被证实系伪造 [13] - 美国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加剧 反对加税政策并举行游行 [58] 历史背景与战略误判 - 美国19世纪末通过工业革命崛起 二战后确立经济 军事 科技霸权 [21][23][25] - 美国误判中国发展路径 认为其将依赖美国 但中国坚持自主创新路线 [37][52] - 中国民众凝聚力强 对国家的自豪感挑战美国意识形态优越感 [54][60]
美国为何总针对中国?英国学者给出答案,中国犯了一重要“原罪”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27
中美贸易战与关税政策 - 美国在4月初对全球各国增加关税,但对中国关税层层加码,选择性豁免其他国家[5][7] - 美国长期针对中国,从2018年贸易战到渲染"中国威胁论",涉及环境、食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1][9] - 美国与欧盟联合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同时每年花费上亿元购买抹黑中国的稿件[11] 美国国内经济影响 - 特朗普加税政策导致美国国内产品价格上涨,民众生活成本上升,中国反而从中获利[14] - 美国制造业依赖中国供应链,即使高关税下美国销售商仍选择从中国进口,因本土生产成本更高[46][48]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发展制造业,但忽视其制造业已严重衰退,原材料到加工环节离不开中国[45][46] 中国经济发展与崛起 - 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发展速度持续领先,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50] - 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部分领域技术已超越美国,如新能源等[41] -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快速恢复,而美国及西方国家长期未摆脱危机影响[43] 美国对华战略动机 - 英国专家马丁·雅克指出美国针对中国源于其霸权心态,认为中国崛起挑战其"世界第一"地位[19][34] - 美国误判中国发展路径,原以为中国会依赖美国,但中国坚持自主发展并取得成功[37][52] - 美国动用科技打压(如华为禁令)、舆论围攻和外交对抗,试图遏制中国技术崛起[60] 社会与意识形态因素 - 中国民众展现高度凝聚力与国家自豪感,而美国社会分裂加剧,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54][58] - 美国枪支、毒品问题导致大量死亡,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上升,甚至反对对华加税政策[58] - 中美矛盾本质是霸权守成国与崛起大国的权力交替,但中国追求和平共赢而非称霸[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