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经贸博弈
搜索文档
国际时政周评:如何理解经贸摩擦缓和期?
招商证券· 2025-11-02 20:36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达成一年暂缓期,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暂停24%对等关税一年,暂停50%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暂停海事/物流/造船业301调查一年;中方相应暂停反制措施一年[10][11] - 中美经贸缓和期将持续至美国中期选举前,旨在稳定经济预期,但美国可能利用此期间弥补产业链漏洞并为下一轮博弈积蓄筹码[5][13] - 中美经贸谈判遵循议题对等原则,取得框架性、短期议题(如农产品贸易)及战略议题实操层面成果[5][11] 美国外交与盟友合作 - 特朗普亚洲之行与日韩达成协议,日本获15%汽车关税,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及80亿美元农产品采购;韩国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15][16] - 美国与东盟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签署贸易及关键矿产协议,维持19%-20%关税,换取农产品市场准入及波音飞机采购[15] - G7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美国在经贸缓和期强化盟友协调以填补产业链漏洞[5][19] 地缘政治与军事动态 - 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回应俄罗斯核动力武器测试,此举被视为政治信号而非实质核威胁,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6年到期谈判存不确定性[5][20] - 俄乌冲突持续“边打边谈”,美国暂未升级对俄制裁,关注美俄互动对大国关系再平衡的影响[22] - 中东局势关注加沙和平谈判落实及伊朗核谈判可能性,以色列国内政治增加不确定性[23] 美国内政与政策风险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两党借机彰显政治立场;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审理关税合法性议题,若败诉或导致总统关税权回归国会[21] - 美国232调查聚焦半导体、关键矿产、飞机零部件等战略安全领域,后续可能与印度、巴西等未达成协议国家谈判[21] - 美国政策受国内政治干扰,可能在政治忠诚与专业性间摇摆,增加政策超预期变化风险[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