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后遗症

搜索文档
美国“豹变”100年:萧条与繁荣轮回背后,美联储的创伤后遗症
搜狐财经· 2025-05-11 11:36
美联储历史演变 - 1913年《联邦储备法》设立12家区域性储备银行 纽约联储因背靠华尔街成为规模最大的一家 [3] - 首任纽约联储行长本杰明·斯特朗最初因年薪仅30,000美元拒绝就职 后于1914年上任 [3][6] - 一战期间纽约联储通过向欧洲贷款等操作确立全球金融主导地位 [6] 1920年代经济泡沫 - 美国战后GDP超英法德总和 20年代"柯立芝繁荣"推动家电汽车普及 [8] - 股市投机形成高风险金融链 银行向经纪人放贷 经纪人高息转贷投机者 [8] - 标普指数三年暴涨90% 斯特朗试图降温但因病去世未能阻止危机 [8][10] 1929年大萧条爆发 - 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11.7% 全美三分之一财富蒸发 [12] - 超10,000家银行破产 工业瘫痪 失业人数达1,300万 [12] - 胡佛政府拒绝干预 对欧加征关税引发全球报复性贸易战 [14] 罗斯福新政与复苏 - 罗斯福实施银行信用重建 工业体系恢复 农业补贴与工时法案 [15] - 基建创造大量就业 二战战时经济助美国彻底走出萧条 [17] - 美联储此后形成"大萧条后遗症" 对经济动荡采取快速干预 [17] 就业市场极端恶化 - 1930年大学生仅三分之一有学士学位 竞聘保安等低薪岗位 [1][4] - 大萧条期间基础岗位如电梯操作员也需学士学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