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基计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专家电话会议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行业 - **公司**:浙江实验室、海信光联、海信家电、三未信安、普天科技、美国 BlackSky 公司、国际通信公司、联信银行、智能实验室、华星光联、国际宇航、美国 Starlink 计划相关公司、美国 Starship(新盾计划)相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三体计算星座总体情况及战略意义**: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昨日成功发行,标志天基计算技术重大突破;由实验室模块、激光通信终端和卫星导航平台组成,将地面数据中心搬到天空,通过激光链路连接卫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象征与多合作方共建稳定平台 [1][2] - **改变传统数据处理方式**:传统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传输受限且计算能力有限,大量数据被删;三体计算卫星通过激光链路实时传输数据至天基平台处理,省去大量计算单元,实时降低遥感和导航数据,通过全球移动平台准实时传输原始数据至地面站 [4] - **对中美博弈及军事领域影响**:浙江实验室专注非军用领域,但三体计算卫星推动智能化天基系统发展;美国 BlackSky 公司推出 AI 侦察卫星,国际通信公司推出新算系统,表明智能化天基系统未来作用重要;浙江实验室目标是牵引中国整体天基体系变革 [5] - **非军用领域应用前景**:为深空探测和低轨道通信等科研项目提供支持,通过开放式开源平台促进科研创新,为合作方提供商业化应用权限,推动科技进步并为未来智能化天基系统奠定基础 [1][6] - **太空卫星算力部署实现侦察功能**:太空卫星算力部署可实现类似美国 AI 卫星的太空侦察功能;通过 3D 计算星座有效分配算力,提高卫星执行效率,使不同类型卫星专注各自任务 [1][8] - **3D 计算星座提升侦察效率**:传统卫星数据传输受限,大量数据浪费;3D 计算星座建立太空算力网,实时传回数据,大幅提升侦察效率,降低卫星群体数量,通过激光通信和 KVH 通信准实时回传数据 [1][9] - **浙江实验室规划和目标**:2027 年前发射不少于 100 颗智能网络小型化卫星,五年内发射 1,000 颗卫星;背后有浙江省国资委和科技厅支持;核心技术包括计算存储一体化、含路由及激光通信,独家供应三未信安所有激光通信终端 [3][10][11] - **普天科技角色**:普天科技作为中电 54 所下属机构,有可能承担未来大量数据运营及相关角色,涉及算力租赁、关键数据处理等,但具体战略决策待确认 [12] - **中美计划对比**:美国 Starlink 计划通信和智能计算突出,已部署约 8,000 颗卫星,1.5 代卫星开始用激光通信终端;美国 Starship 计划集成通信、导航和遥感功能,已发射约 800 颗卫星并为军方服务;中国太空计算星座主要面向民用市场 [13] -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轨道设计创新,通过新华社报道介绍 12 颗卫星组合;浙江实验室开放部分权限给合作伙伴,通过遥感和地面数据处理实现商业化,目前以实验验证为主,最终目标全面商业化 [14] - **散热问题解决**:太空中间算力中心散热问题已解决,卫星一半时间在阳面一半在阴面,表面贴有保温材料,背光面快速散热,阳面吸收能量少,整体温度正常,散热系统运行良好 [15] - **地面数据中心与天基基础设施关系**:天基基础设施不会完全取代地面数据中心,应用主要在轨运行服务卫星,少量余量尝试及时接入,平台开放,未来关系不确定,可能相辅相成也可能直接替换 [16][17] - **三体计算星座轨道及商业模式闭环**:位于 5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第一批由联信银行制造,与智能实验室共享运力,各占 50%计算与运算权限;海信家电拥有 50%激光通信使用和质量控制权限;投资主要由国有背景单位进行 [3][18] - **组网连接问题**:目前无批量化卫星星座采用自主网络并留接口与新网互联,二代星小批量阶段进入卫星星座体系,最终接入方式需浙江和希望深入沟通协调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