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体计算星座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进入井喷式发展新时代
华西证券· 2025-11-08 20:15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推荐 [1] 核心观点 - 中国商业航天在2025年进入全面爆发的“分水岭”,市场正进入井喷式发展的新时代 [4] - 商业航天产业整体进入高速成长期,2026-2028年将进入增速最快、成长性最好的阶段 [5][6] -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卫星应用产业,太空算力是卫星应用的最新突破和最广阔蓝海 [7][8] - 卫星应用产业将演变为支撑国民经济、大众消费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6] 市场增长与规模 -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0.3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2% [4] - 若按25%增速,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逼近10万亿元 [4] - 2023年,我国完成26次商业发射,占全年发射总量的38.8%;2024年商业发射33次,占比提升至48.5%;2025年上半年商业发射14次,占比达到40% [4] 主要发展趋势 - 当前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处于“第三次浪潮”,主要趋势为低轨化、智能化和融合化 [5] - 卫星制造呈现小型化、模块化、组件化,显著降低成本并缩短研制周期 [5] - 卫星角色从提供传统通信的“管道”,演变为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生态的“智能节点” [5] - 产业架构正从“地面段为中心”的星型架构,向“以空间段为核心、终端为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化架构变革 [7] 太空算力发展 - 太空算力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具备“看”与“算”的实时反馈决策能力 [8] - 相比传统“天感地算”模式数据利用率低(如科学实验卫星每日500G观测数据仅传回约20G),太空算力可提升实时性与决策效率 [8] - 太空算力具备能源供给高效稳定、低温真空环境利于排热、以及快速部署与大规模扩展能力等优势 [8] - 当前正处于“天感地算”向“天数天算”过渡阶段,未来将形成全球覆盖的空天算力网络 [9] 三体计算星座分析 - 国内三体计算星座由之江实验室牵头,已发射12颗带算力卫星,总算力达5POPS,具备80亿参数模型在轨处理能力 [11] - 该星座计划在2025年完成超50颗星布局,2030年左右达成1000颗星规模,建成后总算力达1000P [11] - 其商业模式包括太空算力租赁、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以及智能数据资产变现三大方向 [12] - 该星座具备成为国际太空算力网络枢纽的可能性,战略意义在于模式创新、市场潜力、政策契合和全球机遇 [13] 产业链受益标的 - 普天科技: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在星间+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4] - 霍莱沃:卫星测量领域核心厂商,商业航天领域订单高速增长,产品线拓宽至整星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等 [14] - 上海瀚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G60星座载荷相关通信设备的核心承研单位之一 [15] - 臻镭科技: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2024年公司一半收入来自卫星通信,2025年将按计划进行交付 [15]
浙江交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答卷”
每日商报· 2025-11-05 11:52
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 -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4 [1] - 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2.77%提升至2024年3.22%再创新高 [1]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859.9亿元增长至2901.4亿元增长56% [1] 科创平台与战略科技力量 - 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际大科学计划均实现零的突破 [1] - 全国重点实验室跃升至38家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质效提升 [1] - 280家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认定10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覆盖11个设区市 [1] 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机制 - 与国家基金委联合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规模全国第1 [2] - 推行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机制 [2] - 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通义千问Qwen3、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等标志性成果 [2] 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4.74万家居全国第3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2167家居全国第3 [2] - 形成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全省80%-90%的格局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20年提高7.2个百分点 [2] 人才发展与科技体制 - 研发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达2.7%全国第3 [3] - 设立运行省委科技委率先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机制 [3] - 落地3个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长三角三省一市首次协同立法发布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3] 区域创新与全球排名 - 9个城市入选全国创新能力百强榜全国第3 [3] - 杭州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3位创历史新高 [3]
“悬浮”于天地的余杭美术馆正式启用
每日商报· 2025-10-22 10:40
余杭美术馆建筑与设施 - 坐落于良渚新城玉湖综合体南侧水域小岛上,建筑面积为6160平方米 [2] - 馆身采用双环同构的圆璧之形,营造"悬浮"意象,外立面为玉石玻璃和铝板结合,夜晚可呈现360°动态投影 [2] - 建筑内部利用特殊结构和空间美感,结合数字化手段,营造序厅、阶梯展厅、尾厅等多维度互动体验空间 [2] 首展内容与规模 - 首展为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主题为"天地人机——技术迭代中的文化生态重构" [2] - 展览汇聚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160余位艺术与科学领域创作者的作品,将持续至12月18日 [2] - 展览四大核心板块为"联结·具身交互"、"共生·数字教育"、"猜想·生态重构"、"宣言·哲学追问" [2] 展览意义与科技探索 - 展览通过"天地人机"对话,勾勒技术演进中文化生态重构轨迹,呈现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二十年来的数字文化与艺术科技融合成果 [2] - 现场展示前沿科技领域探索,如"三体计算星座",此为协同全球伙伴共建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旨在打造开放科技创新平台并将人工智能送往太空 [3]
航天发展(000547.SZ):目前公司未参与三体计算星座
格隆汇· 2025-10-15 14:35
公司业务声明 - 航天发展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未参与三体计算星座项目 [1]
之江实验室:贡献全球科技公共产品
科技日报· 2025-09-30 07:5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非营利新型研发机构 [1] - 公司由浙江省举全省之力打造,致力于建设服务支撑浙江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1] - 公司目标是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和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实践样板 [1] 战略方向与科研重点 - 公司聚焦于智能计算领域 [1] - 公司瞄准国家战略前沿、科技创新变革、战略产业创新三大战略需求 [1] - 公司重点推进的科研任务包括“三体计算星座”和021 LSM大科学模型 [1] 开放创新与全球贡献 - 公司积极践行开放科学行动,打造开放创新基础设施zero2x [1] - 公司开发了地学领域大模型GeoGPT和天文领域大模型OneAstronomy等全球科技公共产品 [1] - 公司采用“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开放创新机制,旨在助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1] - 公司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成果更好惠及全球 [1]
古埃及消亡警示录:文明不死于他杀,而死于“惰性”?
虎嗅· 2025-09-19 07:33
古埃及文明衰亡原因 - 资源错配与内耗:法老集权体制下大量社会资源被投入金字塔、神庙等神权工程,而非提升生产力和公共福祉[5] 过度依赖尼罗河自然馈赠导致农业技术长期停滞,公元前13世纪气候干旱引发严重饥荒和社会动荡[6] 拉美西斯九世时期盗墓成风,反映经济窘迫和王权威信崩塌[7] - 信仰体系崩溃:公元前14世纪阿肯那顿推行一神教改革引发社会分裂,宗教权威受打击[9] 基督教传入后古老神庙祭祀被废止,象形文字在公元4世纪末不再使用,文明精神支柱瓦解[9] - 创新停滞:古埃及未能从青铜时代迈入铁器时代,当亚述、波斯等外部势力使用铁制武器时,埃及军队遭遇降维打击[10] 从公元前12世纪起,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帝国、波斯、希腊、罗马等外敌先后入主埃及[11] 文明离岸机制 - 定义与案例:文明中心趋于僵化停滞时,边缘地区因距离和隔离获得试验新模式的自由,成为文明跃迁策源地[12] 典型案例包括希腊之于埃及、英国之于欧洲大陆、日本之于东亚[13] - 希腊案例:地理隔海相望、政治四分五裂,发展出有别于埃及神权专制的新路径,建立理性思辨知识体系和民主政体[13][14] - 英国案例:作为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避免频繁战争,1215年《大宪章》和17世纪光荣革命奠定议会制,稳定政治环境催生18世纪工业革命[15][16] - 美国案例:欧洲文明的离岸延伸,凭借大西洋隔离创造联邦共和、三权分立制度,1787年宪法体现启蒙思想精髓,迅速成为工业科技经济新中心[17][18] - 日本案例:19世纪明治维新选择"脱亚入欧",岛屿独立地位避免殖民命运,通过普及教育、建设现代工业实现现代化转型[19][20][21] 火星作为新离岸实验场 - 必要性:全球一体化时代地球再无新边疆可供探索,火星被视为文明备份和新起点,避免人类困居地球终将难逃灭绝的命运[23][24] - 潜在优势:火星移民初期生存压力巨大,迫使资源聚焦生存与发展,有望重振文明朝气和进取精神[24] 低重力环境可能催生全新建筑材料设计,高辐射环境推动生物医学革命性突破[25] - AI的关键作用:AI最终目的是帮助人类探索宇宙星辰大海,而非让人类躺平享受[25] 火星移民需要AI实时分析环境数据、优化资源配置、辅助科学决策[30] 阿里王坚团队成功发射12颗卫星组成"三体计算星座",首次在太空部署8B参数量大模型,实现卫星间互通互联,为深空探索提供算力支持[28] AI与太空探索的协同发展 - 开源演进:AI重大进展伴随开放力量,开源内涵从源代码开放转向资源开放,模型权重开放构成AI时代开源核心特征[26][27] - 相互成就关系:探秘火星必须依靠AI,AI真正成长也需要依靠探秘火星,二者相互成就[29] AI承担复杂计算分析任务,释放人类探索潜能,让人类奋斗延伸到更远星空[30]
潮评丨让“黑土地”跑出更多创新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31
创新成果与案例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全球首款“骨02”骨胶水,断骨黏合仅需3分钟 [2] - 浙大学霸创立的阜博集团在全球数字版权市场取得领先,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迪士尼等提供技术支持 [2]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杭州创新集群位列全球第13位,创历史新高 [2]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产生超过50项重大科技成果,例如通义千问Qwen3模型、DeepSeek-R1-0528推理模型和“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星座 [3] - 创新成果来源多样,包括老牌科研院所、大型民营企业和初创公司 [3] 创新环境与生态 - 浙江省致力于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创造最具活力的“黑土地”,强调机会平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和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2][3][5] - 创新生态的“有机质”包括基础研究的深厚积累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对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4] - 各类产业基金集群持续为民营企业科技领域提供资金支持 [4] - 人才使用模式灵活,人才无论落在高校、企业或科研院所,其成果均能实现转化 [4] 未来发展重点 - 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制度壁垒,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 需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5] - 需精心营造包容的文化,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更宽的成长通道和更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5]
杭州六小龙首次齐聚,今年数贸会怎么玩?
第一财经· 2025-09-15 12:25
展会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办,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 [1] - 展会主题为“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策划1个主题展区及7大特色产业展区 [1] - 覆盖数字订购贸易、数字技术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产品贸易和数据贸易五大前沿领域 [1] - 本届展会规模创新高,展商数量超过1700家 [1][4] 参展企业亮点:杭州“六小龙” - 游戏科学公司在展会展示新作《黑神话:钟馗》的精彩PV [2] - 强脑科技展示最新仿生灵巧手Revo 2,重量仅相当于六颗鸡蛋,却能提起20kg重物,并内嵌多模态触觉传感器 [2] - 宇树科技展示2024年推出的人形机器人G1,拥有23至43个关节电机,身高132厘米,体重约35公斤,小跑速度大于2米/秒,立定跳远最远可达1.4米 [2] - 深度求索、云深处以及群核科技也携全新内容亮相 [2] 参展企业亮点:其他杭州科技企业 - 之江实验室构建“三体计算星座”体验场景,展示把人工智能送上太空的星际探索数字图景 [3]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带来全球最快四足机器人“黑豹2”,速度达8.89米/秒,刷新世界纪录 [3] - 灵伴科技展示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消费级Rokid Glasses AI+AR智能眼镜,重量仅49克 [3] - 阿里巴巴、华为、图灵研究院等科技巨头展示在数字贸易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创新解决方案 [3] 特色展区与前沿应用 - 数字医疗展区展示“AI中医”应用,可在30秒内一站式实现AI中医体质检测,并提供配套茶饮、膏方等养生方案 [5] - 丝路电商展区汇聚全球五大洲50余家知名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阿里国际站、全球速卖通等 [5] - Wildberries在主题馆打造中俄数字贸易桥,为中国卖家出海提供新机遇 [4] - Neat与Zoom通过“隐形会议管家”赋能全球商务交流,实现跨国协作高效流畅 [4]
十大券商策略:“慢牛”行情延续,多维择时模型持续看多A股
格隆汇APP· 2025-09-15 08:39
全球股指表现 - 上周全球股指多数上涨 亚太市场领涨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3% A股深证成指累涨2.1% 创业板指累涨2.1% [1] 券商策略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行情大多跟出海相关 配置应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 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化工/游戏/军工 日均成交回归1.6-1.8万亿元可消化情绪溢价 [1] - 华泰证券多维择时模型累计收益40.41% 持续看多A股 看好酒类/贵金属/银行/石油石化 新增食品/煤炭行业 [1] - 光大证券持续看好牛市 认为估值合理未透支 关注美联储降息和公募资金回暖 9月配置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汽车/传媒 中长期重点关注TMT主线 [2] - 中金指出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 恒指站上26000点 风险溢价降至5.1%为2018年初以来最低 建议关注有基本面结构和中期不输空间的板块 [3] - 信达证券认为9月是快牛和慢牛分水岭 若为快牛则10月后可能开启连续上涨 当前牛市有政策催化可能发展成大级别牛市 [4] - 中信建投建议继续聚焦景气赛道 关注通胀改善 基本面因素可能重回视野 行业重点关注AI/生猪养殖/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基础化工/非银 [4][5] - 华西证券认为9月A股慢牛行情延续 美联储9月降息成共识 景气赛道享受估值溢价 TMT领域2025年盈利预期亮点较多 [6] - 华金证券指出A股短期可能继续震荡延续慢牛 行业配置短期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周期行业 [7] - 东吴证券建议布局泛AI产业链中滞胀分支作为看涨期权 如存储/AIDC配套设施/AI应用等 [7] - 银河证券看好卫星互联网新空间 认为三体计算星座推动卫星通信从连接向智能跨越 重塑产业链商业逻辑 看好B端应用和深空探索战略价值 [8]
中国银河证券:太空算力的战略跃迁 卫星互联网迎来新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4 14:40
行业技术演进 - AI竞争从代码与模型转向数据 算力和开源资源为核心的全球协同体系 [2] - 计算从地面迈向太空 未来人类将依靠地面数据中心和计算卫星处理空间数据 [2] - 三体计算星座实现太空数据处理从依赖地面向在轨执行的根本转变 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 [2] 商业模式创新 - 太空算力租赁通过星间激光链路打造太空数据中心 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3] - 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以专属地面站和星间激光链路构建太空光纤 提供低延迟低成本高安全的跨境传输和算力调度 [3] - 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将遥感等数据转化为农业气象能源等行业的"数据即服务" 实现商业价值释放 [3] 战略布局意义 - 开辟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太空基础设施新赛道 [4] - To B市场算力调度与数据传输需求成为卫星通信商业化落地核心增量 [4] - 契合我国空天地一体化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 具备产业政策红利 [4] - 通过开放算力资源与数据平台 具备成为国际太空算力网络枢纽可能性 [4] 长期发展愿景 - 在太阳-地球L5点部署太阳卫星 实现深空探索中的AI伴随 [3] - 满足深空探测与长期太空驻留对独立算力的刚性需求 [3] - 推动卫星通信从应急保障补盲通信跃升为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