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Iridium(IRD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21:30
Iridium Communications (IRDM) Q2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4, 2025 08:30 AM ET Speaker0Day, and welcome to the Iridium Communications Second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All participants will be in listen only mode. After today'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ask questions. To ask a question, you may press star and then one keypad. To draw your question, please press then 2.This event is being recorded. I would now like to turn the conference over to Ken Avey, vice pre ...
中国卫通H1净利预降56% A股两募资共32亿扣非连降3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3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0亿元,同比减少约2.26亿元,同比下降约56%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1] - 业绩预减主要原因是2025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减少 [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09亿元 [1] 历史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34亿元、27.33亿元、26.16亿元、25.41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9.23亿元、3.49亿元、4.54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4.77亿元、2.69亿元、2.32亿元 [1] - 2021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69亿元、14.71亿元、17.93亿元、18.28亿元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28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亿股,发行价格2.72元 [2] - 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0.88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0.57亿元 [2] - 募资计划用于中星18号卫星项目 [2]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24亿股,每股发行价格9.60元,募集资金总额21.54亿元 [3] - 两次募资总额合计32.42亿元 [3] 发行费用 - 上市发行费用总计3064.64万元,其中保荐和承销费用1795万元 [3] - 2022年非公开发行承销费用1292.46万元,其他发行费用130.04万元 [3]
链接世界 中国企业积极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43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创历史新高 [1] - 链博会成为观察全球产业协作与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窗口,为国内外、上中下游企业拓展"朋友圈"和"贸易圈"提供了重要机遇 [1] 展区设置与重点领域 - 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及供应链服务展区"6链1展区",并首次开设创新链专区,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协同 [2] - 先进制造链展区重点展示了智能制造、卫星通信、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成果,成为展会的重磅展区 [2]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金光集团App构建了完整的自有产业链布局,覆盖育林、制浆造纸到设备制造等环节,横向联通金融、化工、物流等领域,成为典型的"链上企业" [2]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和桌面级人形机器人"悟空"成为展会焦点 [3] - 兆威机电展出的新一代灵巧手以17至20主动自由度实现精细动作,传动效率超95%,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特种作业、物流、医疗等多种场景 [3] - 北京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云遥气象星座项目计划部署90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已达46颗,填补了全球产业链分钟级气象监测的空白 [3] 企业全球化布局 -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产业链、供应链与服务链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涉及汽车零部件、能源装备、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金融服务等领域,已建立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合作网络 [6] - 中信戴卡的"轻量化全铝车身底盘"一体化压铸方案成为连接全球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枢纽 [6] -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植物工厂采用3D视觉系统和叶态识别算法,可检测多种病害微型植物,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如料箱拣选机器人、分布式伺服堆垛机等不断提升设备智能化柔性化升级 [6] 行业趋势与协作 - 全球产业链正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效率并重,链主企业通过创新突破重构全球产业链格局,"头雁领飞+众雁伴"的生态模式正在先进制造业等集群中形成示范效应 [7]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跨国协作与生态共建,为全球供应链注入新的活力与韧性 [7]
公募基金管理人“细分突围” 积极探索深海科技等小众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17
公募基金行业规模与产品发展 - 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攀升,目前已突破33万亿元 [1] - 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除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等热门赛道外,还积极探索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卫星通信等小众领域 [1] - 截至7月17日,已有19家公募机构旗下共计208只基金披露二季报,永赢基金旗下披露数量最多,达134只 [1] 深海科技领域基金布局 - 永赢启源混合发起专注于深海科技领域,重点关注深海材料、深海探测、深海应用以及深海基建四大核心方向 [1] - 具体投资方向包括防腐材料、深海机器人、深海金属开采、深海通信与导航技术等 [1] - 截至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国海防、中科海讯、亚星锚链等 [1] - 基金经理沈平虹表示,基金聚焦深海科技里中上游的"卡脖子"环节,涉及军工、有色、机械、石油石化、农林牧渔、通信等多个板块 [2] 可控核聚变领域基金布局 -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聚焦可控核聚变方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皖仪科技等 [2] - 基金经理胡泽认为,可控核聚变一旦商业化将替代火电、光伏等能源形态,带来丰厚回报,但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2] - 试验堆和工程堆的建设有望为产业链带来巨大收入体量,当前是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的合适时机 [2] 卫星通信领域基金布局 - 永赢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ETF关注卫星通信及商业航天板块 [3] - 探索小众投资方向是公募基金管理人打造差异化优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3] - 布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小众赛道有助于形成差异化优势,吸引特定风险偏好资金,可能成为超额收益来源 [3] 发起式基金在小众赛道中的作用 - 发起式基金募集门槛较低,适合小众主题基金募资困难的情况,可帮助快速布局产品 [3] - 基金管理人认购部分基金份额并持有一定期限,有助于传递对产品的信心 [3]
盟升转债盘中上涨2.21%报212.133元/张,成交额8784.57万元,转股溢价率16.36%
金融界· 2025-07-17 13:13
盟升转债市场表现 - 7月17日盘中上涨2.21%报212.133元/张 成交额8784.57万元 转股溢价率16.36% [1] - 信用级别为"A" 债券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20%至第六年2.5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4年3月18日 转股价20.94元 对应正股为盟升电子(688311.SH) [1] 公司业务背景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及数据链终端产品 [1] - 业务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 [1] 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2111.3万元 同比增48.01% [2] - 归属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改善30.88% 扣非净利润-0.195亿元 同比增26.22% [2] - 截至2025年3月股东人数6998户 人均流通股2.399万股 人均持股市值89.02万元 [2] 股权结构 - 十大股东持股合计49.52% 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49.54% 显示筹码高度集中 [2]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17 00:08
公司治理 -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名马海全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需经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后生效 [1] - 马海全现任公司总经理,1973年1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 [1] - 董事会提名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提名委员会审核,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24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召开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交易系统投票时段为9:15-11:30及13:00-15:00,互联网投票时段为9:15-15:00 [2] - 参会人员包括股东代表、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议程涵盖议案审议、问答环节及监票人推选 [2]
研选行业丨不止ABS链上化,RWA重构数字金融逻辑,从 245亿到16万亿美元,实体资产数字化狂奔已开启!三大赛道标的全解析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7-16 10:07
RWA(实体资产数字化)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市场规模从245亿增长至16万亿美元,实体资产数字化进程加速 [1][3] - RWA并非仅是ABS链上化,而是数字金融变革的核心赛道,打通实体与链上的万亿级资产数字化通道 [1][6] - RWA链上映射经历五个步骤,全球竞速打造合规RWA枢纽,全链协同生态成型,各类主体全面发力 [4][7] - 建议关注区块链+金融科技、支付解决方案商以及RWA发行方等领域标的 [1] 卫星通信(轨道算力革新) - 轨道算力革新打破地面瓶颈,重构天基智能生态,建立"上帝视角"太空看地面的新维度,市场空间巨大 [8][10] - 空天算力网络搭建后可提供低时延传输新模式,算力数据二次开发有望赋能金融保险、灾害监控等领域 [8]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具有轨道资源与星座运营能力的卫星服务平台、具备整星研制能力的制造端公司、前瞻布局下游AI智能服务的标的 [8]
太空算力:打破传统地天观,重构天基智能版图
银河证券· 2025-07-14 17: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轨道算力崛起突破地面瓶颈,重构天基智能新生态,市场空间巨大,太空算力引领天基计算体系升级,产业链形成闭环,发射成本下降推动经济可行性,下游应用扩展,卫星角色跃迁 [5] - 介绍海外 Starcloud 公司和国内三体计算星座案例,体现太空算力发展情况 [5] - 普天科技依托背景与能力向空天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布局卫星业务 [5] - 空天算力建立新维度,提供新传输模式和评估视角,建议关注卫星地面运营商相关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突破传统地天视角,引领未来空天基础设施革命 算力上天,智启星图 - 太空算力将设施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进化为智能体,构建天基智能基础设施,缓解带宽压力等,具备战略价值与应用前景 [8] - 天基计算体系从“天感地算”到“天数天算”再到“天地一体协同计算”演进,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和优势,已有多个商业化场景落地 [11][12][14][17] “能耗 - 密度 - 扩展性”三重矛盾的关键解法 - 太空数据中心在能源获取、热管理效率、可扩展性及建设周期等方面优势显著,能解决 AI 基础设施三重矛盾 [19][20] - 能源利用效率远超地面,边际发电成本低 20 至 80 倍,太空热管理环境优越,可扩展性等方面规避地面瓶颈 [21][25][26] 太空算力基础设施的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卫星设计制造—发射部署—在轨运营—数据应用”,分为上游制造与发射、中游运营与地面接入、下游数据赋能与场景落地三个核心环节 [27] - 上游卫星制造和计算载荷成核心,发射成本下降;中游是关键枢纽,系统和设备升级;下游场景拓展,释放商业价值 [29][30][32] 三体星座国内突围,Starcloud 海外探路 太空算力海外案例分析——Starcloud - Starcloud 计划 2025 年 8 月发射首颗搭载 NVIDIA H100 GPU 芯片卫星,长期目标构建千兆瓦级别轨道数据中心,已获投资并洽谈融资 [39][40][41] - 其他企业也在布局轨道数据中心赛道,受科技领袖和政策关注 [5] 太空算力国内案例分析——三体计算星座 - 2025 年 5 月“三体计算星座”首发成功,12 颗卫星入轨,具备多种能力,未来将扩展规模 [44][47][49] - 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在关键技术实现自主突破,各参与企业承担不同职责,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竞争激烈,中国推进相关项目 [50][54][57] 太空算力地面通信运营商展望 - 普天科技 - 普天科技是通信综合服务商,具备双主业能力和全流程交付能力,推进“通信 + 数字化”转型 [63][64] - 公司从传统通信服务商转型为新型空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布局前沿领域,打造闭环生态,参与标准制定 [65] - 围绕低轨卫星通信推进业务落地,研发涵盖三个重点方向,执行开发项目强化综合交付能力 [66][68] 投资建议 - 空天算力建立新维度,提供新传输模式和评估视角,市场空间大,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81] - 关注具有轨道资源与星座运营能力的潜在卫星服务平台型标的,如普天科技 [81] - 关注具备整星研制能力的制造端标的,如上海瀚讯等 [82] - 关注前瞻布局下游应用侧具备 AI 智能服务能力的标的,如千方科技等 [83]
国信通信卫星互联网专题四:民营火箭亟待突破,手机直连与激光通信未来可期
国信证券· 2025-07-14 1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星链领先行业,我国加速推进,相关商业模式和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2] - 手机直连亟待规模应用,激光通信未来可期,我国民营火箭企业有望在关键领域突破 [3][4] - 我国商业航天加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民营火箭公司相关产业链及卫星互联网通信载荷、地面终端供应商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 - 卫星通信是6G重要组成,全球资源争夺激烈,我国需加快建设 [10][11] - 多个国家和企业推动卫星互联网发展,美国Starlink领先,我国规划三个星座并开始部署 [14][16][40] - Starlink成功因素包括低成本、产业化能力强,应用场景丰富,技术持续迭代,终端产品升级 [23][27][30][33] - Starlink全球扩展面临监管挑战,我国卫星互联网有发展空间 [37] - 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低轨通信卫星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50] 手机直连亟待突破,激光通信未来可期 -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核心突破点,获政策支持,是运营商“走出去”重要路径 [56][57] - 手机直连卫星有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应用场景从C端向B端、物联网拓展 [60][61][87][92] - 激光通信有望成为6G星地融合重要基石,我国已实现400Gbps级在轨星间高速激光通信验证 [96][106] 民营火箭公司快速发展,不断突破新技术 - 火箭推进系统核心是发动机,可回收液体火箭要求发动机具备高推重比等能力 [124][125] - SpaceX火箭领先,我国长征系列向可重复使用迈进,民营火箭公司快速成长 [128][146][148]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布局领先,可回收火箭加速推进,中美可复用火箭对比,国产路径加速追赶 [150][153][154] - 我国多地发射场体系初具规模,为低轨部署提供支撑,民营火箭市场空间广阔 [162][169] 投资建议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涉及众多公司 [175][176] - 建议关注民营火箭公司相关产业链,以及卫星互联网通信载荷、地面终端供应商 [4] - 手机直连卫星核心技术是相控阵及波束成型,卫星激光通信核心技术是光束对准、热控及误码率 [181][186] - 介绍天兵科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民营火箭公司发展情况及2025年发射计划 [190][193][196][205]
日欧将展开卫星网合作,摆脱对美依赖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太空领域国际合作与卫星星座计划 - 日本和欧盟将在7月23日首脑会谈中达成协议 合作构建大规模人造卫星网 发射多颗小型通信卫星并实现一体化运作 旨在摆脱对美国SpaceX等企业的依赖 [1][2] - 卫星星座技术通过多颗小型卫星联动 可实现高频率 高精度观测和实时信息交换 被日欧定位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 [1] - SpaceX计划部署超过4万颗卫星 中国推进1万颗以上卫星计划 欧盟计划构建290颗卫星星座 日本目标在2030年代早期发射5颗以上 与中美存在明显差距 [1][2] 日欧合作的具体领域与目标 - 双方将建立官民合作框架 涵盖通信 气候变化数据共享 防灾对策 重要技术标准化及规则制定 [1] - 协议包括新设"防卫产业对话" 共同强化供应链 未来可能合作开发防卫装备 日本将借此向欧洲企业推介新兴企业 [2] - 日欧结成"竞争力同盟" 在太空 防卫产业 环保和数字等重要领域扩大技术创新合作 深化2018年EPA和2024年安全保障协议 [2] 贸易规则与地缘战略 - 欧盟提议与日本主导构建基于CPTPP的新贸易规则 推动自由贸易区方案 [3][4] - 成果文件草案强调日欧将共同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遵守国际法维护和平与繁荣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太空领域因特朗普政府"本国优先"政策导致国际合作不确定性增加 马斯克曾威胁切断乌克兰"星链"服务 凸显依赖美国技术的风险 [1][2] - 卫星数量激增可能导致太空垃圾问题加剧 日欧将探讨相关课题的合作解决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