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家园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
新华社· 2025-11-03 10:33
载人航天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成功发射,将张陆、武飞、张洪章3位航天员送往天宫空间站 [1] - 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飞行任务 [1] - 至此,中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完成了24次太空出舱活动,个人累计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纪录超过400天 [2][17] 运载火箭技术发展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具备约8.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5]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从0到604次,第一个百次发射历时37年多完成,而从500次到600次仅用1年零10个月,发射速度显著提升 [6] - 已形成能满足高、中、低轨道不同有效载荷发射需求的长征火箭家族,并正在研制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5] 空间站科研应用 - 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使用混合现实训练装置、智能辅助系统“悟空AI”等开展训练,并能在“太空菜园”采摘新鲜蔬果 [20] - 搭载4只小鼠进行空间环境对生物行为模式及多组织器官应激响应影响的研究 [21] - 同时搭载“手性”实验装置,探究地球蛋白质选择左旋氨基酸的原因 [21] - 空间站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等,旨在解答人类面临的科学难题 [25] 航天产业链与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已初步完成“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 [13] - 商业航天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民营企业正迸发出创新活力 [13][14] - 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例如航天育种品种“鲁原502”是目前中国航天育种中单一品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27]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中国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30] - 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30] - 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并安排港澳航天员执行首次飞行任务 [31] -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已发布,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引 [12]
神舟二十一号|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新华社· 2025-11-01 00:31
发射任务与里程碑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成功发射,将3位航天员送往天宫空间站 [1] - 本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飞行任务 [1] - 至此,中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累计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 [1] 运载火箭能力与发展 - 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具备约8.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2]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604次发射,从500次到600次仅用时1年零10个月,发射速度显著提升 [2] - 中国已形成能满足高、中、低轨道不同有效载荷发射需求的“长征”火箭家族,并正在研制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2] 空间站运营与科学研究 - 天宫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天数已超过1000天 [9] -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进行为期6个月的在轨生活与工作,并开展包括小鼠生命科学实验在内的多项研究 [6] - 空间站未来将重点开展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等研究方向 [9] 产业链与商业航天 - 中国商业航天已初步完成“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 [4] - 商业航天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民营企业正迸发出创新活力 [4]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中国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10] - 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10] - 根据规划,到2030年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港澳航天员也将执行首次飞行任务 [10] 技术应用与社会效益 - 航天育种成果显著,“鲁原502”冬小麦品种是目前中国航天育种中单一品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9] - “十四五”期间共举办了4次面向全球直播的太空授课活动,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影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