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努力强化科技金融系统性支撑作用
金融时报· 2025-09-15 09:23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新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科技 金融是迎接挑战和化解风险的"孪生兄弟",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谋大势、抢机遇、抓重点,为 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科技金融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党中央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审慎作出的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技金融任务,为科技金融指明了 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化科技金融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性支撑作用,要准确把握科技金融的时 代价值,科学界定科技金融的功能定位,稳妥推进科技金融的协同作用,全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 值链和金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互为作用和互相促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准确把握科技金融的时代价值 (一)科技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作出了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科技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撑。"世界近代发展史 ...
武汉发展曲线何以昂扬向上
长江日报· 2025-09-15 08:35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武汉考察,充分肯定湖北武汉发展的崭新气象。 牢记嘱托,加压奋进。"十四五"以来,武汉经济实现了稳住基本盘、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的转折性变化,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 展曲线。 时间拨回5年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论断,为武汉奋进"十四五"加足了底气。 作为经济大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第一。过去5年,武汉GDP每年跃 上一个千亿台阶。每一次经济跃升,都在回应国家所需。 2021年,武汉GDP增长到17716.76亿元,位居全国第九,经济重回主赛道。 "十四五"期间,每当武汉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总书记就亲临湖北武汉,为我们把脉定向。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对武汉作出重要要 求。 2022年,武汉GDP达18866.43亿元,位列全国第八,GDP增速在全国经济总量前十城市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武汉 ...
致敬历史!那些展品背后的星辰大海
中国青年报· 2025-09-15 06:43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学术重镇、文教高地,不少高校有自己的博物 馆、校史馆、图书馆。这些场馆不仅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更因为不同高校的术业专攻,得 以从不同维度记录国家发展历史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些高校场馆展示的每一桩历史事件、每一份历史档 案、每一件校史实物、每一幅历史图片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有名或无名的人,将个人选择汇入国家发展 的洪流之中。即日起,本报开设《校馆弦歌》专栏,记者将陆续走进全国多所高校打造的"场馆育人"青 春课堂,挖掘这些沉默展品背后的故事,去读懂其中跨越时空的壮阔。 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两弹一星"清华元勋展区,14位出身清华大学的"两弹一星"元勋肖像在聚光灯 下熠熠生辉,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北京大学校史馆的玻璃展柜中,一张略显斑驳的报纸,实为1979年我 国第一张采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印刷品,默默展示着汉字告别铅字印刷的起点;而在北京航空航 天博物馆,新中国第一架由高校自行设计制造的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的银色机翼上,似乎仍留有1958 年那些年轻人奋斗的掌纹…… 这些沉默的展品无声诉说着历史,记录着无数个体抉择与国家命运交织的珍贵记忆。 ...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时期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近百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13 06:0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 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盼提供了坚强的 支撑。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介绍,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 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另一方 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政策进 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 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 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 ...
财政部重磅发声: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2 19:09
第一,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 106 万亿 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 17 万亿元,增长约 19% 。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 2024 年数据看, 16 个省份财政收入比 2020 年增长 20% 以上; 7 个省份 超 5000 亿元,其中 2 个省份超 1 万亿元。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 136 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 26 万亿 元,增长 24% 。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第二,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 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比如,去年二、三季 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财政部门落实党中央部署, 9 月底迅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 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支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 ...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8:29
王东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推动科技强国加快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财政部:"十四五"时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中新网9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会上介绍,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 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国家财政统筹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 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是在资金投入上"添柴加火"。"十四五"时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 增长34%,资金重点投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其中基础研究累计投入达到 7300亿元,年均增长12.3%。财政投入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投入强度从"十三五"期末的 2.41%提高到2024年的2.68%,研发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二是在经费使用上"放权松绑"。近几年财政部一直在探索科技经费的管理模式。大的方向是,适应科技 创新 ...
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岭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5:15
中新网台州9月12日电(傅飞扬)11日至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浙江省高档数 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工信(北京)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下 称:论坛)在浙江台州温岭市举行。 论坛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力锻造工业母机自主可控产业链"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用 金"等多方代表400余人,共商工业母机创新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论坛指出,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并构建了完整产业体系,但仍面临高端 市场竞争加剧、关键部件依赖外部、新技术融合加速等挑战。为此,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 转型升级、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岭举行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1日,第五届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王达福 摄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由台州牵头,杭州、宁波、嘉兴等地联建的浙东 ...
科创板并购潮起:134单!超4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22:38
"这些改革不是单点发力,而是围绕科技企业'研发攻坚—资源整合—规模扩张'的全周期需求,打造精 准适配的资本工具包,让企业既能通过再融资保障研发投入,更能借助并购重组快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技术、人才、产能,真正实现上市后'以资本促研发、以整合强产业'。"王泊表示。 9月10日,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出席"硬科硬客"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2025年会表示,科创板将继续以"改 革不停步、服务不止步、生态不松劲"的担当,紧扣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进一步打通"科 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的堵点痛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资本 市场动能。 六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板块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 的"示范田"。目前,科创板已汇聚589家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持续通过IPO与再融资为企 业注入资本活水。从产业布局看,科创板已形成"链群式"发展格局。在创新能力上,科创板更是持续领 跑。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是净利润的2.8倍,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构 筑起资本市场"研发密度最高"的企业集群。 鉴于此,王泊结合科创板六 ...
国泰海通|计算机:2025H1业绩实现高增,毛利率呈现上行趋势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1 22:05
风险提示 : 业绩持续不及预期;市场波动较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2025H1业绩实现高增,毛利率呈现上行趋势;报告日期:2025.09.11 报告作者: 杨林(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27 魏宗(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58 张盛海(研究助理),登记编号:S0880125042247 重要提醒 报告导读: 2025H1 业绩实现高增,数据要素、自动驾驶、 AI 、云计算、金融科技、网 络安全六大板块营收利润增速均为正,大市值公司表现更加稳健。 我们认为,计算机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建议关注 AI 算力、 AI 应用、金融 IT 、科技自立自强相关标的。 2025H1 业绩实现高增,毛利率上行研发降低。 ① 2025H1 计算机行业总营收 6196.83 亿元,同 比 +11.24% ;归母净利润 136.66 亿元,同比 +29.36% ;扣非净利润 80.05 亿元,同比 +31.01% 。 2025Q2 计算机行业总营收 3337.72 亿元,同比 +7.85% ;归母净利润 108.61 亿元 ...
创业板50指数持续领跑近三轮行情主流宽基指数!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创业板50ETF(159949)今日盘中再涨超5%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25
2025年9月11日,A股市场全线大涨,三大指数集体冲高,创业板50指数盘中一度涨超5%,表现持续亮 眼。光模块、PCB、半导体芯片、液冷服务器等方向领涨,相关个股胜宏科技涨近15%,中际旭创涨近 14%,新易盛涨超12%,天孚通信、指南针等个股跟涨。 相关ETF方面,跟踪创业板50指数规模最大标的——创业板50ETF(159949)盘中涨幅不断走阔,一度涨 至5.40%,市场交投活跃,截至14:05,该基金成交额已超29亿元。 据业内统计,观察历史行情,创业板50指数在2019-2021年(2029.1.1-2021.2.28)的牛市阶段中制霸A股 市场,以224.1%的涨幅位居宽基指数榜首。2024年9.24行情(2024.9.24-10.16),创业板50指数再度以 70.6%的短期涨幅领先。2025年至今(2025.4.8-至今),创业板50指数同样以71.6%的优异表现,涨幅位 列主流宽基指数首位。 华安证券分析指出,当前支撑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仍持续存在,市场重回升势:一是决策层对资本市 场的重视态度不变。决策层对资本市场要求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递进,重视程度空 前提升,这为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