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重点提及航天强国,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同类第一,航天发展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1-20 14:01
截至2025年11月20日 13点42分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落,上证指数跌0.10%,深证成指跌0.30%,创业 板指跌0.53%。航空航天ETF(159227)下跌1.32%,最新报价1.12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14亿元,在同 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换手率5.8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航天发展领涨3.51%,华力创通上涨2.49%, 航天晨光上涨1.02%,上海瀚讯上涨0.99%,中国卫星上涨0.15%。 规模方面,航空航天ETF近两周规模增长2.40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在同类产品中位居第1。 2025年11月19日,航空航天ETF最新规模19.66亿元,规模居同指数第一。资金流入方面,航空航天ETF 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31亿元,日均净流入达0.23亿元。 西南证券表示,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 道,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从应用场景来看,低空 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先行。头部 eVTOL 主机厂订单陆续落地,海外拓展迅速,产业链规模化发 展态势清晰。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 ...
两年政府工作报告锚定商业航天,航空航天ETF(159227)成交稳居同类第一,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2:56
11月20日早盘,军工板块震荡调整,截至10点57分,航空航天 ETF(159227)跌幅1.32%,作为全 市场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类 ETF,实时成交额达0.92亿元,稳居同类第一。持仓股中,航天发展、华力 创通、航天晨光、中国卫星等涨幅居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 告》进一步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十五五规划更是提出 航天强国概念,这为行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顾行发表示"美国在火箭发射、通讯卫星领域有优势,但中国在遥感应用、全 社会应用方面涉及面更广、需求更旺盛"。他强调,我国将商业航天作为国家支持的国策,"遇山开道, 遇河架桥,举国之力能形成巨大发展动力。国家与市场配合能实现突破,商业航天正走在这条路上,未 来发展前途更好"。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
军工含量第一的航空航天ETF涨超2%,近20日“吸金”超7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1-17 10:33
④自9月3日以来,国证航天指数累计回调幅度超9%,技术面上存在反弹的需求。 格隆汇11月17日|今日,军工板块延续上周强势,航天发展2连板,长城军工涨停,带动航空航天ETF 强势上涨2.51%。 催化剂上: ①消息面上,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不适当言论引发国际舆论批判,同时据央视军事11月15日报道, 中国海事局网站发布消息,11月17日-19日黄海进行实弹演习。叠加11月14日俄罗斯再次对乌克兰发起 新一轮大规模空袭,全球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对板块有直接催化。 ②中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将于11月中下旬首飞,该型火箭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 载火箭。 ③业绩国防军工板块业绩增长明显,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2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 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2%。 中泰证券认为,"十五五"规划首次将"航天强国"作为独立目标,航天产业从技术突破向体系化强国建设 跃升,成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 相关产品,及截至发稿涨跌幅: 打包空天军工核心力量:航空航天ETF(159227),+2.51%,近20日"吸金"超7亿元,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 比高达98.2%,是全市场 ...
奋进“十五五” 续写新篇章|“航天强国”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国航天启征程
央视网· 2025-11-14 14:35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航天强国”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标志着行业战略地位的提升 [1] - 航天发展正从单点科技突破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4] - 航天技术的高精尖特点将引领整个工业领域发展,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和高技术领域进步 [5] 发射活动与产能建设 - 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已达68次,追平2024年全年发射总和,全年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 [1] - 仅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1月就计划完成4次发射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作为首个专门面向商业航天的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多型号、高频次”发射能力,并成功完成7次发射任务 [2] 火箭技术发展与运营模式 - 长征八号甲是为大型低轨互联网星座组网需求研制的商业运载火箭,旨在挑战低成本、高频次的航班化运输目标 [2] - 通过模块化设计、规模化生产、简化测试环节,火箭计划实现从每月一发到每两月三发的航班化运营 [2] - 民营企业计划在2026年年中实现第一枚可回收复用液体大火箭在海南本土完成制造、首飞和回收的闭环 [3] 产业链与生态体系构建 - 文昌已汇聚航天类企业超700家,构建起“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 [3] - 航天产业链加速闭环,民营企业投资了包括火箭工厂在内的9亿元产业项目 [3] - 在“航天+文旅”领域,发射活动带动周边民宿预订率超90% [3] 未来展望与目标 - 未来五年有望看到更密集的发射、更多的智能卫星,以及普通人踏入太空 [5] - 目标是通过商业航天发展催生出国际领先的技术,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的领航者 [5] - 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航天员乘坐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登陆月球 [5]
C919斩获千架订单!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连续3日净流入,份额连续新高,中国航空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
新浪财经· 2025-11-14 09:42
航空航天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换手率达10.78%,成交额为5637.3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该ETF跟踪的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42%,其成分股天奥电子上涨10.01%,迈信林上涨4.28%,航新科技上涨2.89%,振华风光上涨2.50%,振芯科技上涨2.22% [1] - 截至11月13日,该ETF最新规模达5.24亿元,创近1月新高,最新份额达4.62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3天该ETF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资金净流入2142.30万元 [1] 航空航天ETF投资主题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布局商业航天主题投资机会,成分股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等细分领域 [1] - 该ETF涉及卫星互联网、大飞机、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方向,有望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 [1] C919飞机产业化进展 - C919实现从"首飞"到"首航",再到"常态化商业运营",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2] - C919产业化进程的成功推进意味着在航空制造链条、系统工程能力、适航认证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带动了从整机设计制造、发动机到数字化制造、适航认证等一系列环节的提升 [2] - C919国产化和商业化路径的逐渐稳固,将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航空制造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2] 机构对产业战略的观点 - 需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以及"反内卷"是重塑制造业利润增长的必要之举 [3] - 国内和海外主要厂商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正加速提升,应更多关注数字中国、航天强国、能源强国战略下的新兴产业机遇 [3] 其他相关ETF产品 - 相关ETF产品包括创业板ETF天弘(159977)、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 [3] - 其他主题ETF包括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计算机ETF(159998)、机器人ETF(159770)、芯片ETF天弘(159310)、创新药ETF天弘(517380)、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光伏ETF(159857)、证券ETF(159841)、银行ETF天弘(515290) [4] - 商品类ETF包括上海金ETF(159830) [5]
张庆伟率队在北京开展民用航空法修改调研
新华社· 2025-11-13 14:27
立法调研活动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率调研组于11月12日在北京开展民用航空法修改调研 [1] - 调研组先后到访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航天时代激光导航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 行业政策导向 - 强调需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立法修订旨在为民用航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 研发制造进展 - 调研组对有关单位在民用航空器研发制造等方面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1] -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将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以提高立法质量 [1]
奋进“十五五” 续写新篇章|“航天强国”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国航天启征程
央视网· 2025-11-13 13:13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航天强国”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标志着行业战略地位提升 [1] - 行业从单点科技突破向产业支撑型转变,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20] - “十五五”时期将在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空间科学、应用卫星等领域产生众多标志性成果 [22] 发射活动与能力建设 - 2025年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已达68次,追平2024年全年总和,全年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 [3] - 仅文昌地区的两个发射场在11月就计划完成4次发射,显示高频次发射趋势 [3]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作为首个专用商业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多型号、高频次”发射能力,并成功完成7次发射任务 [11] 火箭技术发展与商业化 - 长征八号甲火箭为满足大型低轨互联网星座组网需求研制,目标为实现低成本、高频次的航班化运输 [7] - 通过模块化设计、规模化生产、简化测试环节,计划实现从每月一发到每两月三发的航班化运营 [9] - 民营企业计划在2026年年中实现首枚可回收复用液体大火箭的本土制造、首飞和回收闭环 [15] 产业链与生态体系 - 文昌已汇聚航天类企业超700家,构建起“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协同的产业生态 [18] - 采用“以场带产”模式,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完备,民营企业已投资9亿元产业项目 [15][18] - “航天+文旅”融合发展,观礼平台、博物馆等设施投入使用,发射活动带动周边民宿预订率超90% [18] 基础设施与配套升级 - 自主测控系统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6年6月投入使用,以支撑不断增加的发射频次 [11][13] - 火箭运输物流高效,新火箭从天津至文昌的航程仅需8天,保障了密集的发射节奏 [5][7] 未来展望 - 行业目标是通过商业航天发展催生国际领先技术,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的领航者 [25] - 未来五年将出现更密集的发射、更多的智能卫星,并有望见证普通人踏入太空 [25] - 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航天员乘坐长征十号火箭登陆月球的里程碑 [25]
中金 | 深度布局“十五五”:军工篇
中金点睛· 2025-11-13 07:2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航空航天科技行业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将受益于建军百年目标和国防现代化需求,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度 [2] - 全球安全需求上升和国内特种装备的性价比优势,为我国航空航天科技行业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空间 [2] - 国防建设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及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发展,无人装备、智能化、商业航天等领域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7][8][10][11] - 航天强国战略地位提升,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在“十五五”期间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11] “十五五”规划与行业需求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牵引核心装备迭代和批产需求 [2] - “十四五”期间核心装备已完成快速迭代和批产上量,例如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直股份2024年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67%、57%、51% [2] - 规划强调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如太空、网络、无人智能),并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规模化实战化 [2] 全球市场与海外拓展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同比增长9.4%至约2.72万亿美元,创冷战以来最大年度增幅,安全需求优先级在全球范围内提升 [2] - 我国特种装备在全球市场份额仅为5.9%(2020-2024年),远低于美国的43%和法国的9.6%,显示巨大提升潜力 [2] - 对比国际公司(如洛马、波音、达索航空海外营收占比达26.06%-64%),国内核心主机厂的海外营收占比几乎为零,未来提升空间显著 [2] 三化融合与新域新质发展 - 国防体系正迈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域新质装备已具备大规模列装基础 [7] - 无人装备是现代防务体系渗透率快速提升的代表,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及反制能力建设 [7] - 人工智能(AI)正重构防务体系,赋能认知和决策环节,加速OODA循环(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相关基建和应用环节有望高速成长 [8] -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工业体系持续赋能行业,标准通用化助力特种装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10] 航天强国与商业航天 - “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成果丰硕,包括空间站全面建成、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等,航天强国目标将牵引“十五五”行业景气 [11] - 商业航天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11] - 国内商业火箭发射次数从2020年的5次(占比12.8%)提升至2024年的19次(占比27.9%),可复用火箭等关键技术有望在“十五五”突破 [11] - 2024年全球卫星发射数量达2873颗,截至2025年10月国内已完成12组卫星互联网低轨组网星发射,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场景落地将加速 [11] 北斗导航与遥感应用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终端产品总销量超4.1亿台,14纳米高精度授时芯片实现量产 [14] - “十五五”期间北斗导航将深化与交通、农业、能源、低空经济等行业融合,规模化应用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 [14] - 我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超过400颗,商业遥感星座(如吉林一号、女娲星座)建设持续推进,遥感应用与风险普查、交通管理、低空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 [14]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1110
湘财证券· 2025-11-10 11:22
宏观策略 - 2025年10月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为-1.10%,为自2025年3月以来首次转负,拖累累计同比增速由9月的6.10%下降至5.30% [3] - 2025年11月03日至11月07日,A股主要指数宽幅震荡,上证指数上涨1.08%,深证成指微涨0.19%,创业板指微涨0.65%,周振幅最大的是创业板指的5.38%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煤炭周涨幅居前,分别为4.98%和4.52%,美容护理、计算机周涨跌幅居后,分别为-3.10%和-2.54% [6] - 申万二级行业中,元件、通信设备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104.46%和95.86% [6] - 申万三级行业中,印制电路板、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138.46%和130.70% [7] - 市场整体判断为"慢牛"运行状态,11月份市场大概率继续呈现宽幅震荡、逐级上升态势 [4][5][8] - 投资建议关注反内卷相关的传统制造领域、与碳达峰相关的大环保板块以及"十五五"首次提出航天强国相关细分领域 [8] 北交所市场 - 截至2025年11月7日,北交所共有282家股票上市交易,总市值均值为9082.39亿元,较前一周增加1.24% [11] - 上周北交所新增丹娜生物和中诚咨询两家上市公司,上市首周股价分别上涨377.78%和170.08% [11] - 北交所流动性较前一周下降,总成交量均值为9.84亿股,较前一周下降17.23%,总成交额均值为227.18亿元,较前一周下降21.37% [12] - 北证50指数上周收盘于1522.73点,较前一周下跌3.79% [13] - 北交所股票涉及的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与公用事业上周涨跌幅靠前,分别为1.12%和1.10%,计算机与交通运输涨跌幅靠后,分别为-6.26%和-5.57% [14] - 北证50当前估值(PETTM)为71.98倍,处于2022年4月29日以来93%估值分位数 [15][16] 疫苗行业 - 康泰生物研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6-35月龄人群)已开启Ⅰ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17]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更新了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并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接种 [17] - 中惠生物联合开展的孕妇四价流感疫苗(惠尔康欣®)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中期数据显示疫苗在孕妇群体中表现出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17] - 上周(2025.11.02-11.08)疫苗板块(申万三级行业)报收12441.78点,上涨0.04%,在医药生物子板块中表现居前 [18][19] - 疫苗板块当前PE(ttm)为99.07X,PB(lf)为1.94X,PE处于2013年以来60.88%分位数 [20] - 疫苗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依然承压,主要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部分品种价格大幅下降,以及消费疲软、市场教育不足导致需求下降 [21] - 行业长期发展逻辑不变,政策、需求、技术是三大驱动因素,建议关注研发创新力强、具有技术及平台优势、产品存在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 [21][22][23]
十五运+火箭!力箭一号发射成功,历届全运会纪念邮票上太空
南方都市报· 2025-11-09 13:31
发射任务与火箭性能 - 力箭一号遥九运载火箭于2025年11月9日成功发射,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将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的第十次飞行,火箭已成功将75颗卫星送入太空,入轨载荷总质量突破10吨 [3] - 作为中国商业航天主力火箭,力箭一号以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吨级班车化发射服务在民商火箭发射市场持续领跑 [3] 品牌合作与战略联动 - 公司此次与第十五届全运会进行跨界联合,是航天科技与体育盛事的首次深度联动 [5] - 箭体涂装了第十五届全运会字样及标识、“我爱广州”城市宣言以及搭载历届全运会纪念邮票送入太空 [7] - 公司加入广州“城市合伙人”计划,与京东集团、中国邮政等企业携手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 [10][11]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商业航天龙头企业,秉持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企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13] - 公司创始人表示,企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用创新浓度创造文明温度 [13] - 力箭一号多次执行国家任务并承接国际卫星发射,展现了强大的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