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讼行为

搜索文档
极端“无讼”观,遇上极端“好讼”者
虎嗅· 2025-08-04 14: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作者:白鹿 张昕,题图来自:AI生成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指责岳母不好,她一辈子都在退让和反思,不招灾,不惹事,甚至可以说是很有代 表性的"中国老实人"。 中国老实人受到儒家文化几千年的影响,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和处理冲突的策略,就是"息事宁人",表面 和谐是比个人诉求更重要的。 传统的"互依型自我"文化中,诉讼会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冲突升级,所以"无讼"才是一种理想状态。完 美的"无讼"社会中,每个人都相互妥协,相互退让,牺牲利益,避免纠纷;遇到冲突,倾向于"私 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吃亏是福"而非对簿公堂。 岳母那句"现在你们在警局就留下案底了,以后谁都知道你们是刺儿头",就是很典型的"无讼"价值观, 对"好讼"行为充满了耻辱感和恐惧感。 但是随着"互依型"熟人社会向"独立型"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息事宁人"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逐步瓦解, 极 端"无讼"观遇上极端"好讼"者,加上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事情往往向着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向失控。 本身猥亵和性骚扰的犯罪成本就很低了,现在我很悲催地发现,网暴的犯罪成本同样很低。一方面,真 正遭遇不法侵害的受害者维权依然艰难;而另一方面,构陷甚至只 ...